返回旧版
2017山大日记:2017温暖拾忆 课题组成员 唐新程
发布时间:2017/11/22 15:37:28
11月22日 星期三 晴
济城冬日安静的清晨,告别温暖的被窝,裹上加厚的大衣围巾,为实验室采购的一天又开始了。“这到底是这周第几次坐上48路公交车了呢?”呼出一团绒白色的热气,搓了搓手的我笑道。确实,如果是几年前那个箴言怠惰的我,怕是难以想象有一天会作为课题组大师兄的身份联系厂家四处奔波。岁月就这样逝去,改变也总是悄无声息。抹去车窗上朦胧的湿气,温热的阳光洒在脸上,一时间放弃了回忆与感慨,闭上双眼,沉浸在这片刻的幸福与满足感里。
说起我们的实验室,虽然相比之下显得些许简陋,仪器也经常不听使唤,但也是我们课题组一届届不断传承与发展起来的。想想去年刚刚加入课题组,第一次踏入实验室大门的时候,难掩内心些许的惊讶与失落,颇有种一头扎进“小作坊”的感觉。然而就在这“小作坊”里,我慢慢结识了热心随和的学长学姐们。去年的这个时节,大家都积极加入整理实验室的队伍中,连老师们也亲力亲为帮忙整理。让我真正有所触动的是如今已经毕业离开的我的学长,在实验仓库门口,我们面对东西杂乱灰尘飞扬的场面难以下手,少言的他却没有犹豫一脚踏进了这满屋的尘土中。后来聊起这件事,他却表现的非常平淡。或许这就是一种大师兄的责任与淡定吧。因为课程的问题,第一年和学长见面还是比较少的;后来又进入备考期,毕业欢送会也匆匆而过。但是在记忆里,那总是一个朴实平和、乐于奉献的真汉子。
不经意间已经到站,一下车便袭来骤凉的空气,不禁下意识整了整松散的领口。独自走着之前学姐领过的路来到店里,跟熟悉的店长打了声招呼,便靠着屋子角落温暖的煤炉旁捂手。炉子上坐着军绿色旧式水壶,水蒸气里夹带着宜人的温度。店主跟我聊了几句,又走过来给我加了杯热茶水。闲聊中才得知几年来学长学姐们都在这家店采购过实验室用品,也都和店主相识。就这样从陌生到熟悉,年复一年,实验室的血液在传承,店面却经历岁月的洗礼变的老旧。到这里话题变得开始伤感,店主却止不住地说,说着学长学姐头一次进店的拘谨,说着毕业前最后一次来的告别,像是在数着自己孩子们的日常零碎,直到觉得喉咙干渴,抿了口热茶,脸上写满了温暖。店里的伙计把货物打包好,又多缠了几层厚厚的胶带,帮我提到路口等车。
归途已是正午。车行驶在阳光明媚的经十路上,意外的没有拥堵,心情也可以说是极佳了。回味着店里谈话和香茶的余味,忍着阵阵倦意。课题组精神的传承,温暖的人情世故,品不完的百态。想到有一天完成使命的我也将为了自己的未来而离开,虽然不舍,但也如愿。
本篇日记为“2017温暖拾忆”山大日记征稿活动投稿,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所触动,可为作者点赞,或留言支持。山大视点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view-sdu)每天
进行投票活动,欢迎关注支持您喜欢的日记作者。您的支持将作为评奖的重要参考。也欢迎您投稿,详情参见山大日记主页通知。
【作者: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学硕班 唐新程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