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7山大日记:2017温暖拾忆 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王子瑶
发布时间:2017/11/23 10:53:52 点击:
11月22日 星期三 晴
近些天的青岛校区,总与前几个月碧海蓝天的景致有些不同,纵使阳光依然温柔地拥抱着每一寸土地,仍有瑟瑟寒风时刻提醒着我们凛冬将至。我不由得紧了紧大衣,回忆起搬来青岛校区的过程。
作为一名在山大已经读了五年书的研二老学姐,我对济南有着说不出的情怀。尤其是研一时得知法学院要搬来青岛的消息,让我对济南更添一份不舍。很怕,怕青岛没有洪家楼热闹的街景,没有中心宏伟的高楼,没有西校静谧的小路,没有兴隆山绿草茵茵的情人坡;但同时也期待着,期待着山大这所历史悠久的大学与青岛这座风光宜人的海滨城市碰撞出新思维的火花。
就这样,带着一丝“故土难离”的复杂心情,我和其他法学院的学生一样,投入到了紧锣密鼓的搬迁工作中。对济南最后的回忆,就是七月炎热的天气,聒噪的蝉鸣,窗外层层叠叠的树荫和宿舍内舍友们满头大汗收拾宿舍的身姿。我记得自己当时花了整整两天时间,才收拾好所有的东西,床上、桌子上变得空无一物,每人四个军绿色的大袋子将宿舍塞得满满当当。嗯,小孩子才会因为离开而哭泣呢,我又不是小孩子,我超酷的。
之后,我就回家了,只能从微信群里听到一些关于搬迁工作的最新消息:济南这边留守的班委和志愿者们,在济南闷热的空气中,挨个宿舍地指导工人们搬走同学们的行李,不可谓不辛苦,但却没有一人叫苦叫累;青岛那边则更是艰难,老师和志愿者们千里迢迢从济南奔赴青岛,又工作到凌晨,只为了将同学们的东西都安全送到寝室。心里自然是感动的,工程量如此巨大的搬迁工作,在法学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竟没有出现任何差错,实在应当向参与搬迁工作的工作人员致敬。
九月份,正式入住青岛校区。第一反应就是觉得空气清新,青岛校区真的很大,校园里的同学也不多,略显得空荡。这倒让我想起大一刚去兴隆山校区的时候,也是这样砖红色的教学楼,这样宽阔的街道,和一双双好奇的眼睛。想着想着,就觉得自己又年轻了不少。
如今,与青岛校区结缘已有大概三个月了,也渐渐熟悉了这边的环境,虽然设施还不完善,但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建设中。经历了这次山大历史上的重要搬迁,我更能感受到法学院内部的凝聚力和山大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生出了一份身为山大人的骄傲,希望在未来,母校也能为我们感到自豪。
本篇日记为“2017温暖拾忆”山大日记征稿活动投稿,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所触动,可为作者点赞,或留言支持。山大视点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view-sdu)每天
进行投票活动,欢迎关注支持您喜欢的日记作者。您的支持将作为评奖的重要参考。也欢迎您投稿,详情参见山大日记主页通知。
【作者:法学院 2016级 王子瑶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