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山大日记:2017温暖拾忆 经济学院本科生 李元绪

发布时间:2017/11/23 18:16:23   点击:  

11月23日 星期四 晴
  济南的冬天总是来势汹汹,几次猛烈的寒潮过境,路上行人便纷纷裹上了大衣。我也在前几日收到了家里寄来的冬衣,但穿上之后才发现裤子太长太肥,显得邋遢。
  初来中心的我并不知道哪里可以改衣服,正犹豫要不要出学校打听一下,突然在路过十号楼旁时发现了一块小板子,上面写着“缝握裤腿”,下面还留着联系电话。电话拨了过去,对方是一位和蔼的阿姨,掺杂着方言的普通话让人倍感亲切。阿姨一开始说她快要收摊了,让我明天再来。但是她转而犹豫了一下,让我现在就可以来十号楼西侧找她。
  一见到我,阿姨便笑道:“本来打算收摊回家的,但又想早点给你改完衣服你好穿,就今天给我吧。”听到这话,一股暖流便瞬间灌入我心里。当时太阳已经西斜,阵阵寒风刮过,阿姨冻得双颊通红,还有厚重的鼻音,换做其他人想必不会为了一个陌生人再等待一分钟。我向阿姨道了感谢,她说:“这有啥,我以前这个点早就下班了,还就这几天降温的时候我走得晚。天冷了,你们这些学生改衣服的多,我也想着在这多待一会,早给你们改完衣服穿上,别冻着。”
  阿姨问我腰围和裤长,要缝多少合适,我却一时语塞——在家时都是父母全权代理,自己哪里操心过这些事情。阿姨一看我答不上,便弯腰比划了一下我的裤腿,然后起身笑笑说:“我知道了,你明天来拿就好了。”我诧异地将书包里的裤子递给她,问道:“不需要用皮尺量一下吗?”“你放心,这样的裤子我不知道缝了多少条,早就熟练了。”看着阿姨自信的笑容,我再次感到了初冬里的温暖——那是信任带给人的温暖,这种温暖存在于同学之间、存在于师生之间、更存在于陌生人之间。如今,这样的温暖正越来越普遍,小树林里、大成广场上,随处可见。
  今天,我本来打算10点钟去取裤子,但转念一想还是早点去,让阿姨少等一会,于是在9点便赶到那里。阿姨早已经等在十号楼前,手中拿着改好的裤子。见到我,她又笑着说:“真的谢谢你来这么早!我今天有点事情,你要是再晚来一会的话我又得多在这等一段时间了。”把裤子递给我之后,她嘱咐道:“为了让你套秋裤方便,我没有把裤腿改得很窄。你看看合不合意,不行的话我再拿回去。”然而我并没有检查就将它收下,因为我相信,对于像阿姨这样善良的人们来说,他们的手艺一定不会差。
 本篇日记为“2017温暖拾忆”山大日记征稿活动投稿,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所触动,可为作者点赞,或留言支持。山大视点微信公众号(微信号:view-sdu)每天进行投票活动,欢迎关注支持您喜欢的日记作者。您的支持将作为评奖的重要参考。也欢迎您投稿,详情参见山大日记主页通知。

【作者:经济学院 2016级 李元绪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黄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