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1/24 09:24:18
点击:
有一天我毕业了,若有人向我提起我的大学,脑海中最先浮现的,必是那一张张可爱的脸。戴眼镜的宿管阿姨,笑起来眉眼弯弯,问你:“回来啦,孩子?”食堂盛面的大叔,一本正经地告诉你没有粗面了,却又立马笑起来,变戏法似的给你弄出热腾腾的一碗来。拖地的阿姨,叮嘱你早点来吃饭,不然好菜都卖光了;图书馆执勤的老师,拿着你潦草抄下的索书号,站在闭架图书馆高高的板凳上为你找书;夜晚自习归来,巡逻人员手电筒的那一束黄光,给你温暖的慰藉。若将异地求学之路比作海上的征途,这些朝夕相处的人儿便都是为学子保驾护航的舰长。他们的关心与负责,汇成一道温暖的星河,给你便捷放心的生活环境,许你每一天的好心情。
让我始终难以忘怀的,还有一位清理垃圾车的老人。我只见过他一次,因行色匆匆,连面容也记不清了,但他却在我心中留下了强烈的感动和巨大的温暖,还有一丝心疼与愧怍。
那是今年年初,开学不久,春寒料峭。我急匆匆地从宿舍楼赶去上课,路过学生们投掷生活垃圾的垃圾车,一位穿灰色清洁人员制服的老人正在分拣垃圾。我本无暇注意,不料那老人却突然问我:“姑娘,你拿着这苹果吧!”说着他便弯下腰,拾起脚下的一大袋苹果给我看。“这么好的苹果,扔了可惜了,你带着吧!”
我当时只觉得好笑,我怎么会要垃圾堆里别人扔掉的苹果呢。便笑着摆摆手说不用,快步离开了。远见那老人自己拎着那袋苹果,推着垃圾车走了。
上课的时候,我突然想到自己家的老人,想到我的姥姥、姥爷。小的时候每周末去他们家,他们都竭尽所能地拿出好吃的来招待我。子女们给买的吃的,他们都攒着,等我来了好让我挑选,多出来的还非要给我带走。有的东西放不住,两天就坏了,他们再挖挖拣拣自己吃掉。我妈对此痛心疾首,三番五次地叮嘱他们我不缺吃的,我啥都有,我都不爱吃这些,他们口上应允,却从来不听。有一次我姥姥又将什么献宝似的拿出来,要给我带走,我妈说她不爱吃。我姥姥便专门问我,“你爱不爱吃?”我看着我妈的眼色,说我不爱吃。我姥姥当时那副神气,我现在都记得。
想起刚刚那位老人给我苹果时脸上的笑容,以及带走苹果时爱惜的样子,眼睛便不由得有些湿。我只看到了“垃圾堆里的苹果”,在他眼里,却是“这么好的苹果”,扔了可惜、带走有愧的苹果,想送给学生的苹果。我怎么能用如此漫不经心的态度辜负一位老人的好意呢?我为什么没有给他一袋苹果,劝他放弃垃圾堆里的那袋呢?
我再也没有见到过这位老人,却时常想起这件事。我不会再对路边清洁人员组成的“灰色风景”视而不见,不会用冰冷的语气对待身边任何一位默默付出的人。我倒垃圾时会系好垃圾袋不洒出来,会帮垃圾分类的阿姨拾起散落的纸壳,会为口渴的小孩子买一瓶矿泉水。我希望我的一点微小的好意,能让别人的生活多一点便利,能让人感到生活中多一点暖意。
但愿每一袋很好的苹果,都不会被丢弃;但愿每一点善意,都不会被轻视,都能被理解。
本篇日记为“2017温暖拾忆”山大日记征稿活动投稿,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所触动,可为作者点赞,或留言支持。山大视点微信公众号(微信号:view-sdu)每天进行投票活动,欢迎关注支持您喜欢的日记作者。您的支持将作为评奖的重要参考。也欢迎您投稿,详情参见山大日记主页通知。
【作者:外语学院 2015级 樊雪媛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黄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