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山大日记:2017温暖拾忆 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韩文彬

发布时间:2017/11/24 09:51:20   点击:  

11月23日 星期四 晴
  今天,我再次参与了对山东大学数学学院袁益让教授的专访。上午八点一刻,我比约定时间提前15分钟到达了袁老的办公室,没想到袁老已经收拾妥当并等候着我们的到来。今天的袁老依旧是精神矍铄,面带微笑,由于采访老师还没到,我就与袁老聊了一些他的学术生活。目前,已经82岁高龄的袁老依然坚持每天工作六小时,在他看来,他的主要工作一方面是发表文章和出版图书,以文字形式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传播出去以使更多的人获益,另一方面,他还自觉担承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他说道:“目前,还有一部分学生不是博导,所以要继续与他们相互学习、共同探讨,以帮助他们在学术上更进一步。”而对于已经成果丰硕的博导学生,袁老则打趣地说道,他们已经非常厉害,我就不再管他们了。尽管袁老言语风趣,但这简单的话语中恰恰显示出了他的质朴品质和自身所具备的崇高责任意识与奉献精神。
  在访谈中,袁老主要介绍了自己已经出版和即将出版的四部著作的基本情况,他认真地回顾着自己过去的学术经历,其中一个小细节让我十分钦佩。在介绍一部著作时,袁老说“这本书的第一部分主要是我导师的成果,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主要由我来完成”,正在往下介绍时,他突然说了句:“对不起,我说错了”,而后,他又重新说了一遍,这次,他特别强调:“第四部分也是我导师的成果”。不仅如此,袁老关于自己的每一个成果都清晰地记录了参与者及其主要贡献。一位耄耋老人,能够如此认真、谨慎地对待自己的学术成果着实令人感动。
  访谈即将进入尾声时,袁老回忆起了过去。袁老曾经做过辅导员,据他讲述,当时的辅导员是没有任何报酬的,但当知道两名学生因为没钱而无法回家奔丧时,他果断告诉学生只管回去并承担了他们的全部路费,这只是袁老回忆起的一件事情,而这样的事情应该还有很多,他感慨:“辅导员对学生好是会有好报的”,这句话让曾经有意从事辅导员工作的我深受启发,也使我更加坚定,未来如果有机会,一定要从事一名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的辅导员,踏实认真地做好这个学生教育的良心活。在此过程中,袁老还有一句话同样让我记记犹新,他说道:“做学生一定要尊重老师,感恩老师,在你最困难的时候能够挺身而出的一定是自己的老师”。当然,袁老的感慨源于那个特殊年代老师给予他的保护和支持,但在今天,我们同样要感恩老师,因为,正是每一个老师的接续培育,才有了每一个人的成长成才。懂得感恩,生活将阳光满溢,学会感恩,生活将更加美好。
  访谈结束了,袁老端起茶杯微笑着与我们告别,而此刻,他泡茶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将近两个小时。
  今天,在我看来,袁老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我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使我获益匪浅,也想用文字记录并分享这感动的点滴,以期能有更多的人体会到这份来自山大老人的诚挚与真情。今天,也恰逢西方感恩节,借助山大日记这个温暖的平台,祝福天下的老师工作顺利,幸福平安!
 本篇日记为“2017温暖拾忆”山大日记征稿活动投稿,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所触动,可为作者点赞,或留言支持。山大视点微信公众号(微信号:view-sdu)每天进行投票活动,欢迎关注支持您喜欢的日记作者。您的支持将作为评奖的重要参考。也欢迎您投稿,详情参见山大日记主页通知。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7级 韩文彬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黄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