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1/24 10:38:06
点击:
今天是“垃圾投进趣”环保大赛比赛结果公布的日子,我们团队获得了校优秀奖。回顾这次比赛的全过程,从初赛到复赛再到最后的决赛,足足准备了一个月的时间。经过了这一个月的时间,我对环保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垃圾投进趣”大赛由箭牌基金会携手中国扶贫基金会与全国各大高校开展,竞赛主题是“包好不乱丢”,参赛选手需要提出如何倡导人们把垃圾“包好不乱丢”的解决方案。从同学那里得知这个比赛的时候,已经是比赛报名的最后一天。距离提交初赛比赛方案只有三天的时间,当时还很不巧的有两门专业课马上要期末考试,所以报名之前犹豫了很久。但是因为团队成员平常都对环保这方面的东西很感兴趣,所以我们最后还是抱着试试的心态报名了。大概是由于成员们平常对环保关注得比较多,仅仅一天就完成的方案很幸运的通过了初赛,并最后进入了决赛。虽然最后没有获得一等奖或二等奖,但是我真的从这次比赛中学到了很多关于环保的知识。
由于决赛答辩用的是一个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方案,所以在前期资料查找、大众调研等方面都是以“垃圾分类”为重点进行的。在对身边同学以及学校周围居民的采访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家都普遍忽视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完全没有垃圾分类的意识,处理垃圾时也是只要保证垃圾进入垃圾桶就行;对于如何正确进行垃圾分类,大家普遍的回答是不太清楚、不太了解;甚至很多医学生,在过期药品处理和废旧电池的处理时,也是像普通垃圾一样直接丢到垃圾桶中。
在查阅各种资料时,也没有发现我们国家有关于垃圾分类方面的法律或政策的出台,完全凭借大众的自觉程度。相反的,我们发现在欧盟的很多国家、美国以及日本等国家都特别重视垃圾分类在居民日常生活中的实行,可以查到很多相关的政策。比如在欧盟的一些国家,垃圾未经分类便丢弃的会进行罚款或其他相应惩罚;美国的垃圾分类更是深入到了乡村,而在中国好多乡村“垃圾山”的现象依然很常见。可以说垃圾分类从某些方面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而我们在这方面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
我们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同时也是国家和社会不久后的将来,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关于垃圾分类的意识;另外,我们对新事物、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强,所以希望大家可以多关注与垃圾分类有关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垃圾分类”这一观念。
【作者:口腔医学院 2015级 刘硕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黄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