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山大日记:2017温暖拾忆 口腔医学院本科生 赵晶晶

发布时间:2017/11/25 22:49:11   点击:  

11月25日 星期六 晴

  2017年10月14日,我作为齐鲁医学新闻队的一员,参加了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在趵突泉校区举行的齐鲁医学老校友返校座谈会暨黄德涵校友捐赠仪式,见到了多位原齐鲁大学医学院及山东医学院的20余位老校友,并采访了其中几位老校友。
  在这次座谈会中,我最重要的收获并不是从锻炼中得以提高的工作能力,而是从老校友们熠熠生辉的品格中汲取到的力量。
  坦白说,我虽然已经上了一年多的大学,却几乎没有认认真真地考虑过自己的未来。诚然,我不能不说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我努力地学习,我努力地参加活动,我努力地锻炼自我,我努力地做着一切可能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但是一旦涉及到具体的未来规划,我只有一片茫然。
  未来笼着一层纱,轻薄透明,视线却无法越过。
  而白发苍苍的老校友们对于母校和当年同学的深深情谊以及黄德涵校友回报母校的义举无疑深深地震撼到了我。
  我未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未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毫无疑问,我想成为他们那样的人。
  在这次活动中,看着已经八九十岁的老校友们仍是那般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地交谈着,听着始终心系学校教育问题的张茂忠教授和远在重洋之外也不忘回报母校的黄德涵老校友的发言,我感觉我一直以来都有些空虚枯干的心有些发胀,似乎里面充盈着什么柔软丰厚的东西,暖洋洋,毛绒绒,微凉的秋日空气仿佛一瞬之间就掺入了大量暖热的气流,再也没有寒意逸出。
  为什么会有曾经的迷茫呢?我明明身处于如此出众的一所学校 ,这所学校里有那么多那么多令人尊敬的前辈和老师,有那么多那么多亲善友爱的同学,我在各种方面都可以学到许许多多的东西,都可以沐浴到温暖明亮的辉光,为什么要迷茫呢?
  我的大学如此温暖,我有何可以迷茫?
  不记得曾经在哪里看到过一句话,大意是现在的大学越来越像是高级技校,学生在里面或认真或闲散地学些谋生的技能,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彼此之间都是人情冷漠,几乎毫无交集。没上大学之前还大以为然,现在想来,这话完全不通啊!
  觉得大学冷漠的人,多半只是太善于自我封闭,只等着温暖自己送上门来,而不知道一切的温暖都需要去主动寻觅,主动感知,主动体悟。
  体悟到了,便知一切都是如此美好。
  本篇日记为“2017温暖拾忆”山大日记征稿活动投稿,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所触动,可为作者点赞,或留言支持。山大视点微信公众号(微信号:view-sdu)每天进行投票活动,欢迎关注支持您喜欢的日记作者。您的支持将作为评奖的重要参考。也欢迎您投稿,详情参见山大日记主页通知。



【作者:口腔医学院 2016级 赵晶晶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孟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