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山大日记:2017温暖拾忆 生命学院本科生 赵文雪

发布时间:2017/11/27 11:27:54   点击:  

11月26日 星期日 晴
  11月17日,2017年度团校开班仪式举行,虽然远在青岛校区,但是我们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与济南校区和威海校区的同学们一同聆听了书记的讲话,并且透过屏幕感受到了郭新立书记的亲切与幽默。
  十九大报告开后,我们都看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上一气呵成地完成了长达三万多字的报告,没有喝水也没有中场休息。在这次的书记有约讲话上,我们的书记也同样一气呵成,而且一直保持着微笑的情态和幽默的语调,我们也真切地感受到身为青年学生我们应该承担起建设山大和建设国家的责任。
  听了这次讲话,我也开始思考作为班级里的团支书我也深刻认识到,仅仅自己学习十九大报告精神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带动团支部所有成员认识到国家层面的政策方针在指导工作学习与生活上的重要地位。作为一名青年大学生,我能体会到同学们总觉得十九大报告离自己很遥远,很难看出自己的日常生活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底有什么关系,也很难相信实现自己的小目标竟能与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联系。
  实际上反观当下,我们正经历着山东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进程,见证了一校三地的起步发展,尤其是青岛校区的2016级学生,作为新校区的开拓者,我们面临了诸多挑战也有广阔机遇;作为生命科学学院的学生,我也多次想过,如果我将来投身到基础研究当中,我能做什么,我能改变什么。很多时候,我们因为缺乏对时代的关切,对国家发展命运的思考和对改变这个社会的责任,所以陷入这样的迷茫和无助当中。当我有些迟疑的时候,是这个时代告诉我,要做一个敢担当的读书人。不仅是我自己,我身边有不少人都曾陷入这样一种时刻——找不到行进路途上的灯塔,彷徨、踌躇,失去了前进的动力,找不到前进的理由。陷入这样的时刻无疑是危险的,我从自己有限的经验和认识中得出,如果我们陷入了这样时刻,相当一部分原因就是我们一直在脚踏实地而忘记了去仰望星空。我们太纠结于每一天的课堂、作业和活动,甚至开始怀疑每天的坚持能不能换来进步;我们渐渐触摸不到目标实现是的喜悦情感,也忘记抬头去看启程的初心和未来的使命。路遥也说:“既要脚踏实地地根植与现实之中,也要不时跳出现实到理想的高台上张望一眼。”所以,倘若对心灵鸡汤已经免疫的我们陷入那样迷茫的时刻时,不妨站上高地,看一下远方的美好和来路的艰辛,看到前进和希望和走过的辉煌。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这是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对青年一代的殷切希望,作为处于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所站立的地方,正是我们的中国;我们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我们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我们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我们只有勇于实现自己的青春梦才能不辜负这个新时代,才能推动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本篇日记为“2017温暖拾忆”山大日记征稿活动投稿,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所触动,可为作者点赞,或留言支持。山大视点微信公众号(微信号:view-sdu)每天进行投票活动,欢迎关注支持您喜欢的日记作者。您的支持将作为评奖的重要参考。也欢迎您投稿,详情参见山大日记主页通知。

【作者:生命科学学院 2016级 赵文雪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