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山大日记:2017温暖拾忆 蒋震图书馆职工 王晓

发布时间:2017/11/28 09:45:17   点击:  

11月27日 星期一 晴
  11月2至3日,由我们山东大学图书馆承办的2017年“第十届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创新论坛”大会在济南召开,现已圆满落幕。自己有幸成为会务组的一员,参与了大会的筹备工作。在筹备工作前期,馆里让我负责与参会嘉宾邮件联系,收集嘉宾反馈的各种需求信息和航班/车次信息,及时回复嘉宾的邮件,确保热情、细致、周到地为嘉宾服务。
  领到工作任务的当晚,我就回家跟婆婆和老公商量自己最近可能需要忙大会的事情,无暇顾及孩子和家务,希望家人理解我,婆婆和老公当即表示这是锻炼的好机会并全力支持我的工作,这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也让我心里打好的说服他们支持我的草稿全都打了水漂。第二天,满心欢喜的我信心满满地投入会务组的准备工作中。
  最先收到的是台湾大学图书馆陈馆长的回复信息,邮件里他说自己吃素食,我立即进行了备注并提交馆领导,在回复信息时,我想到陈馆长回复的邮件用的繁体字,于是,我将邮件用简体字写好转为繁体字发送过去。虽然,仅仅是一个简转繁的简单操作,我却从中收获了宝贵的经验。于是,在给香港理工大学图书馆黄馆长的邮件中,我也将简体字转为繁体字,内心充满小小的喜悦和激动,或许细致周到的服务就体现在为别人多想一步吧。
  宁夏大学图书馆的车馆长很抱歉表示自己买不到更早的航班,只买到2号凌晨降落济南遥墙机场的机票,征询是否有接机人员。在看到信息时,我心里犹疑了一下,凌晨的航班会不会太晚,我随即反馈给程馆长,程馆长很确定地说,再晚的航班,我们也会去接,我们是不会允许参会嘉宾在寒夜里自己招手打车的,这不是我们山大图书馆的做事风格。那一刻,我真正意识到自己是代表山东大学图书馆形象的,自己考虑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该是山大图书馆,一时间为自己的小家子气感到羞耻,更为自己眼界和格局的狭隘感到耻辱,也就在那时,在山大工作7年的我找到了身为山大人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也就在2号凌晨1点,我们的同事潘老师在机场如期接到了车馆长,之后送车馆长去酒店,帮助车馆长在酒店前台办理入住,2号早晨8点如期参加会议,一切流程自然而然、顺理成章的背后承载着会务人员热情周到的服务。
  筹备会议的工作一直在紧张有序地进行,最忙碌的时候是在会议前两天,那几天我们会务人员都在舜耕山庄忙到晚上11点多,回到家的时候,孩子和老公已经进入了梦乡,看着孩子干净的脸庞和熟睡的面庞,自己心里对婆婆和老公愈是感激不尽,桌子上为我留的粥,已经凉了,但我喝着心里却暖乎乎的。第二天一早我们会务组又精神抖擞地出现在会场,我们代表的是山大图书馆,当自己的定位明确后,不会觉得累,反而是承办大会的激动和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第十届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创新论坛大会我们山大图书馆接待了来自151所高校的参会代表和15家赞助商代表,现场参会人数超过340人。在会议现场,参会嘉宾对我们周到的服务表示感谢,在微信群里参会代表们纷纷为我们山大图书馆热情周到的服务点赞,赞扬图书馆体现了“双一流”大学该有的大学气度和担当,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会议结束我回到家的时候,孩子睡眼朦胧地在等我,一看见我就欢喜地扑进我怀里又是亲,又是抱别提多高兴了,老公和婆婆眼里充满了关心,桌子上仍旧为我留了一碗粥,我却感动地说不出话来。家庭的温情,工作中的存在感,支撑着自己的小幸福,没有什么比这两种东西更能温暖心窝了。
  本篇日记为“2017温暖拾忆”山大日记征稿活动投稿,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所触动,可为作者点赞,或留言支持。山大视点微信公众号(微信号:view-sdu)每天进行投票活动,欢迎关注支持您喜欢的日记作者。您的支持将作为评奖的重要参考。也欢迎您投稿,详情参见山大日记主页通知。


【作者:蒋震图书馆 王晓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