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山大日记:2017温暖拾忆 法学院研究生 刘忠正

发布时间:2017/11/28 11:08:36   点击:  

12月1日 星期五 晴
  北方的冬天,离不开冷和风这两个字,尤其是在海边的城市,一进入冬天,好像就到了海风狂欢的季节,他们不知疲倦的呼啸,蹂躏着我们这群“渔民”。冬天给人的感觉往往是萧瑟的、冰冷的,但是在青岛校区的操场上却每天都上演着一场温暖的行动,因为他们,让我觉得在这校园里处处充满温暖,也让我为成为这个校园的一份子而更加自豪。
  在这寒冬的夜晚,操场上每天都会有同学为前来跑步的同学看守书包,这是热爱运动的同学们的福音,为我们增加了很大的便利。我是夜跑中一员,前几天,我从图书馆自习回来经过操场,将书包寄存在他们那里,我结束跑步时已经接近10点半了,当我去取书包时发现只有我的书包孤零零地放在那里,还有两个同学在那里看守,后来我才了解到他们每天晚上从8点服务到10点,因为我的书包让他们在操场上多等了半个小时,愧疚不已,同时也十分感动与佩服。寒冬已至,青岛夜晚的气温一直在零度上下徘徊,4-5级的海风每天都在校园里呼啸,看着她们冻红的脸颊和来回踱步的脚,在那一刻,他们点亮了冬日里漆黑的操场。我觉得,他们就是我们身边最可爱的人,是他们用自己行动温暖了我们,让我们在寒冷的冬夜里心里也有丝丝暖意。
  通过了解,我知道了他们是来自不同学院的学生自发组织起来的志愿者,每天三人轮流排班,时间是晚上8点到10点。我很佩服他们,牺牲了自己的时间去服务更多的人。昨天晚上我去跑步的时候,几个外国友人好奇地前去询问他们在做什么,在了解了他们是在做志愿服务时,竖起了大拇指,一连说了三个“very good”!那一刻,我为他们感动。牺牲自己的时间,去做志愿服务本身就不易,在寒冷的夜晚里坚持去做志愿服务更为不易。我们的意识可能会觉得志愿者与我们的生活颇为遥远,如西部支教、暖冬行动。但是通过他们,使我认识到了做志愿服务从当下做起,从小事做起。可能会有人觉得像看守书包这样的小事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但是对于那些从自习回来的同学来说,他们就是及时雨。生活中,最容易感动我们的往往就是一些小细节,而也正是小细节才最能反映出一个社会的面貌,也正是这些并不起眼的小细节,让外国友人感受到我们祖国的魅力。这些行为的感染力是很强的,它在温暖人们的同时也在唤起我们内心的情感,使我们自发地会想把这种精神传递下去。
  如果每个人都以热情回报社会,卸下冷漠,那现在困扰社会的很多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曾经我看到一个新闻,在广东,一个行动不便的老人在过马路,三五成群的国人从其身边走过而未曾搀扶帮助老人,最后是两个外国人从其经过将其搀扶而走。经济的过快发展伴随着人们普遍重利而忽视了生活中的真善美。在生活学习过程中:不乱丢垃圾,见到垃圾随手拾起;主动去擦一次黑板;最后离开教室时记得关灯;电池垃圾不乱扔;见到不文明现象主动去制止,用微笑和热情来面对向你求助的人。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伸出手来,帮助别人,学会坚持,点亮“真善美”。
  热爱生活,热爱运动,热爱他人,热爱自己。
  本篇日记为“2017温暖拾忆”山大日记征稿活动投稿,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所触动,可为作者点赞,或留言支持。山大视点微信公众号(微信号:view-sdu)每天进行投票活动,欢迎关注支持您喜欢的日记作者。您的支持将作为评奖的重要参考。也欢迎您投稿,详情参见山大日记主页通知。

【作者:法学院 刘忠正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晓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