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山大日记:2017温暖拾忆 法学院本科生 孙晓敏

发布时间:2017/11/28 12:34:31   点击:  

11月27日 星期一 晴
  有人说,大三是人生的转折点,也是大学最后一搏的关键时刻。于是有的人就开始焦虑、焦虑、再焦虑。而很不幸,我就是那群人中的一员。这学期开始以来,看着周围的同学有的为出国的目标而奋斗,有的早已积极开始准备考研,有的埋头苦读准备保研,而自己却还处于迷失方向的状态下,迟迟找不到人生的桅杆,便开始慌了。这种如热锅蚂蚁一般慌乱和焦急的心情一直持续到上个周那节特别的形势政策课。那天的人和事儿让我知道,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走,才会触摸到渴望的星辰。
  那天的课上,由于视频播放问题,形势政策课无法按照预想的播放关于家国情怀的视频,于是,我们的辅导员曲老师便从她自己经历讲起了初心与梦想的故事。从大一时的50%的成绩到大二20%左右再到大三专业课平均90分以上,曲老师用自己的毅力和努力成功逆袭保研。保研后,她又不甘心地“折腾自己”,与导师联系后便奔往新疆,开始她高中英语老师的支教生涯。“看到小朋友穿着只有鞋底的鞋子那瞬间,我立刻就哭着去楼下买了一双鞋给他。”支教是艰难而幸福的,通过老师的描述我了解到。“研究生毕业后,我顺利进入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的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开始成为月薪五万的白领一族。但是工作很忙,常常每天醒来却不知道自己在哪个城市。”毕业之后,老师又开始折腾,她听从家长的意见,放弃了世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考事业编,又幸运被山大录取,进入法学院工作,曲老师感慨到:“尽管经济压力变大,我却获得另外一种满足。”
  听完老师的分享,我感触很深。不管是对她大学逆袭成功的羡慕,还是佩服她放弃月薪五万工作的勇气,曲老师丰富多彩的经历和看似顺风顺水的成功都让当下的我深深地艳羡着。然而,我清楚地知道,她的每一份成功都是她每一步的努力和每一滴汗水换来的。试想,有多少人大一处于50%左右还能为保研奋力一搏?又有多少已保研学生甘愿投入大西北为支教奉献一年的宝贵时光?又有谁能坚持“为了家庭”的初心,满足父母的心愿,甘于放弃高额的月薪投入教育行业?周先生曾在《故乡》中说道: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本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一个人想要的东西何其之多,只有足够的努力才能配的上我们的梦想,走出我们自己的路。
  站在大三的抉择路口,我迷惘过,而我所谓的迷惘,不过是在本该努力的时光想的太多做的太少。当我还在担心考研太难时,别人已经拿起了考研真题;当我当心本科学历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单位时,别人正努力备考提升成绩准备保研。我一心想着遥远的未来,却不肯放下顾虑,踏踏实实地做好眼前的事情。
  谁的青春不迷茫?
  非常感谢那天曲仪老师的经历分享和教导,她的故事让明白,我还很年轻,未来还很遥远,迷惘还会一直伴随着我,我们想要前进,就必须付出自己的努力去走出自己的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终有一天,我会结束自己的迷惘,感谢努力的自己。
  本篇日记为“2017温暖拾忆”山大日记征稿活动投稿,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所触动,可为作者点赞,或留言支持。山大视点微信公众号(微信号:view-sdu)每天进行投票活动,欢迎关注支持您喜欢的日记作者。您的支持将作为评奖的重要参考。也欢迎您投稿,详情参见山大日记主页通知。

【作者:法学院 2015级 孙晓敏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