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7山大日记:2017温暖拾忆 土建学院本科生 黄钰紫
发布时间:2017/11/29 09:39:51 点击:
11月28日 星期二 晴
昨晚的表演带来的激动心情余韵还没有散尽,今天一大早就直接开始百团大战——六点半起床,七点钟到位,这整件事在周末的我身上之所以能够实现,必然是多亏新官上任的那三把小火苗吧。
看着清晨的白玉兰路上比阳光还要稀疏的人潮,我边吃早餐边在瞎想,大一的这时候我也是无所顾忌地在这条白玉兰路上瞎溜达,无所顾忌地走进一个摊位,填下自己的姓名,看着当时坐在报名桌后还陌生的学长学姐,怎么能想到一年后这会是我的座位呢?一瞬间时空扭转的复杂情绪包围了我。
加入街舞协会的一年,从学姐“零基础教学”的保证开始,原本肢体不协调、骨头也僵硬的我一点一点地尝试着自己没有尝试过的事情。第一次扎90°的马步,第一次在别人面前跳舞,第一次因为跳舞在晚会上获奖。后来学姐跟我说,我从菜鸟毕业了,于是又是第一次地,当上了一个舞种的负责人,第一次以街舞协会的名义走上自己学院迎新晚会的舞台,还要即将第一次站在最前面,教那些像去年的我一样懵懂的学弟学妹们跳舞,或许也会带着他们经历他们的很多第一次。
即将进入大二的那段应该做出选择的时间里,在各种学生组织和社团中最终决定留在这里。其原因除了跳舞已经成为了我的一种习惯和爱好之外,更重要的是,这一年跟街舞协会一起,在经历了从最初的热闹,疼痛和汗水,聚光灯和掌声,办活动的失败,到最后剩十几个人彼此惺惺相惜之后,我发现我已经离不开它了。即使学习压力越来越繁重,对未来的迷茫一点一点在眼前实体化,我想我还是需要这么一个能让自己放宽心的归属地。
已经转到千佛山校区的大四学长学姐们回来了,有点羞涩但其实很健谈的前任会长回来了,甚至还有保研本校的研究生学姐也回来了,果然在他们心中,这也是一件如同过年时要回家一样的事吧。在协会的展台前,前辈们跟着背景音乐跳舞,我也时不时跟上去凑凑热闹,然而练习的时间长短不同,果然水平也不在一个等级上。在其中,令我十分触动的一幕是:带了我一年的大四学姐——她的舞蹈已经多么地好以至于可以在外面的舞蹈机构教学,而此时却跟在带了她一年的研究生学姐身后,不熟练地跳着当年她们学过的舞——就像一年前的我和她,当年初学者和教练的关系一样。村上春树的《海边的卡夫卡》中,田村在看画之后在梦境里遇见13岁的佐伯大体也是这样的心情吧,而学姐看着初次担任“教练”角色的我,大概也会想起当年自己的心情吧。
而最大的惊喜,同时也是今天的高潮部分,就发生在中午时分。一位年轻的男士举着高级的仪器设备,一个上午不停地拍摄、录制着我们在展台前每一次表演。开始我认为他是学校内学生组织的干事,后来才介绍说道是省文化部的媒体工作人员,正在制作一部山东省街舞文化的纪录片。突如其来的宣传机会让我们欣喜若狂,尤其是对于我来说,能在厉害的学长学姐中间得到个人的单独镜头,也是难以想象的事情。在镜头下,我们走向教室、操场,在小树林间奔跑,在天台上拥抱着蓝天起舞。今天的风不太大,阳光也并不刺眼,早起的困倦到了此时早已一扫而空,一半激动一半羞涩的心情让我飘飘然了。
关于视频的录制还有一个小插曲,我和另外三位视频的主人公需要录制一段独白,我开玩笑说暴露普通话实力的时候到了。独白的内容并不复杂,甚至不需要我们自己费脑筋,因为这位工作人员小哥已经帮我们想好了,这是一句我们听到的瞬间都觉得说出口好羞耻,但是真到开口时却都不由自主地带上了感情的话:“我叫xxx,我今年xx年级,我加入街舞协会已经xx年了。”在学长学姐当中,我说出的资历当然是最小的,然而我自己也没想到在我说出口的瞬间,会突然想要自己在后面再加上一句这样的话——“我叫黄钰紫,我今年大二,我加入街舞协会已经一年了,并且从今以后,直到我离开这个校园,我不会想要离开它。”
本篇日记为“2017温暖拾忆”山大日记征稿活动投稿,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所触动,可为作者点赞,或留言支持。山大视点微信公众号(微信号:view-sdu)每天进行投票活动,欢迎关注支持您喜欢的日记作者。您的支持将作为评奖的重要参考。也欢迎您投稿,详情参见山大日记主页通知。
【作者:土建学院 2016级 黄钰紫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婧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