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01 09:52:45
山大日记的“2017温暖拾忆”大概已有十几期了,感谢这段时间的好文章的推送,确实让我们在寒冷的冬季感受到因点点滴滴的感动汇聚起的温暖,同样也向我们传递了什么是温暖,这也是本次活动的宝贵价值所在。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温暖”一词的新认知。温暖是一种内心的暖流,又或许更多的是一种朴实与知足。昨天,在中心校区吃午饭,坐在我旁边的三四个在食堂工作的阿姨每个人都乐呵呵的,边吃边聊,格外开心。开心的事情在于这个月的工资涨了,听到这个我也觉得挺开心,毕竟涨工资的事情听起来还是挺温暖的。之后,阿姨们很朴实地在交流涨了多少钱,那种孩子般的疑问与急切,透露着对彼此工资涨幅的好奇感。当大家最后得出都涨了50 块钱的时候,她们都爽朗地笑了,不住地互相说着“挺好,咱都涨了工资挺好”,那般的淳朴与满足。不知为何,透过那一张张饱经风霜的笑脸,我感到很温暖,很踏实。
说实话,在餐厅辛勤工作后所能拿到的工资并不多,听阿姨们的口吻大概不足两千块,即使在此基础上再涨五十块也并不算多。假想如果换做我们,每天起早贪黑地工作,却仍拿着并不厚重的工资,我们会很开心很乐观吗?我们会为了这微不足道的涨幅而爽朗地笑吗?我们会为这份每天劳苦而又不断重复的工作充满热爱与欣慰吗?
天冷了,晚自习后回宿舍的路上,走在我前面的是两位值班的保安大爷,每人各拿着一个手电筒,两人并排着走着,不住地呵气搓手,在路灯的照耀下,他们的背影显得格外高大。我忍不住掏出手机,准备为他们拍一张照片,一张有着他们宽厚的背影的照片。可谁知,手机刚“咔嚓”了一声,一个保安大爷马上警惕地回过头来问我“姑娘,干啥呢?”,我就说想拍一下他们,看他们挺辛苦想为他们写一篇文章。大爷憨厚地笑笑:“这有啥好写的,我们在这工作这么多年了,工作也成了习惯,我们还得在校园转溜一圈,你们学生也不容易,天儿冷了,多穿衣服,晚上早回宿舍暖和去啊……”他们已经把平凡的工作当成了一种习惯,把看似简单的工作当成了一种责任,所以每天开心充实,脸上总洋溢着温暖与幸福。
山大的这些朴实的人儿,为我们默默地付出着,关心着我们的饮食起居。他们累并快乐着,他们累并满足着,他们累并温暖着。我们应当向他们道一声:“谢谢!”
天转冷了,你们也请多加衣!
本篇日记为“2017温暖拾忆”山大日记征稿活动投稿,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所触动,可为作者点赞,或留言支持。山大视点微信公众号(微信号:view-sdu)每天进行投票活动,欢迎关注支持您喜欢的日记作者。您的支持将作为评奖的重要参考。也欢迎您投稿,详情参见山大日记主页通知。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7级 王琨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黄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