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7山大日记:2017温暖拾忆 口腔医学院本科生 张舒凝
发布时间:2017/12/03 08:19:41 点击:
12月2日 星期六 晴
昨天因为有课没能去看“校长奖学金”的评选,今晚看了大神们事迹的推送,想起上学期看“十佳团员”的答辩,半年多过去了,却还在沉甸甸地回响。
11月23日晚,远在天津大学的兄弟发来消息“一次学生标兵评选带来的收获远比一学期周四晚的政治经济学有意义得多,震撼比去年少了许多,不过还是有的,可能也和自己的目标余渐清晰有关吧,但也算是达到了目的,点醒开学以来懒惰自满的自己,这一场思想上的洗礼,只为成为更好的自己。”我清楚地记得我回的是“明年,你也可以,即使没有,总会离你目标更近,向大佬学习!”
转发了清华本科生特等奖学金答辩举行的报道,我清楚地记得我的评论“神仙打架”,真的是体会到了那句常常被拿来戏谑的话“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看这些报道,听这些事例,又或者去看答辩现场,同时也反思自己。
正在完成综合能力培养作业的我,选题是“从口腔医学本科二年级学生角度浅谈大学教育的目的”,在“格物致知”之前我加了一条是“认识你自己”。惊叹他们发了多少篇SCI、折取了哪些大赛的桂冠的同时,我常常在想我可不可以,结果大多数情况是不能的。我希望自己能参加科创以此来练手练脑,却并不寄托能做出个什么成果,希望自己能在浩渺的文献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料,却并不指望其能提高我的分数……我常常问自己,如果并不是立竿见影的事,你能否坚持?正如李健《坚持完美》中所唱,“等待和耕耘哪个更辛苦?”,那我更愿意相信水到渠成。没有人可以复制,你所能做的只能是成为更好的自己。
想到这里,我给一个学长发了消息,“等明年看你去答辩哈”,他回“借你吉言”。榜样的力量其实是很神奇的,展示千千万万种不同的道路,亦是千千万万种成功,不仅告诉你“条条大路通罗马”更对你产生精神的鼓舞,你会发现所谓光环,皆乃汗水所获,于是,重要的是学习,而不是模仿。
时代的接力棒既然已经交到我们手上,同龄人已经步入时代舞台,我想起丁学良说的“苍天在上,不敢懈怠”,讲的是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其实更多时候是大环境促成的这一代人成为弄潮儿,那些大神是,我也愿是。
本篇日记为“2017温暖拾忆”山大日记征稿活动投稿,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所触动,可为作者点赞,或留言支持。山大视点微信公众号(微信号:view-sdu)每天进行投票活动,欢迎关注支持您喜欢的日记作者。您的支持将作为评奖的重要参考。也欢迎您投稿,详情参见山大日记主页通知。
【作者:口腔医学院 张舒凝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孟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