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山大日记:2017温暖拾忆 管理学院本科生 王芬

发布时间:2017/12/04 09:46:20   点击:  

12月3日 星期日 阴
  初次参加添翼工程创办的课程,我选择了英语口语培训课。短短的六周很快就结束了,回顾每一次的培训,感触颇深。
  犹记第一次迈进培训教室时,我心里既有忐忑,又有期待。怕自己的口语太蹩脚难以和其他学员交流,又希望在培训课上让自己的英语沟通能力得到提高。外教Paul出现的那一刻,让起初不知道是外教授课的我异常惊喜。当时瞬间觉得自己十分幸运了,能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进行六周的面对面交流,是何其来之不易的机会。第一次被叫到发表自己的看法时,紧张和羞涩让我许久没有说出一个单词,Paul积极地鼓励我、引导我,让我努力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没有批评,没有嘲笑,没有尴尬,我心里的忐忑不安完全消除了,开始用轻松的心态与其他学员和老师交流。Paul还讲述了许多他在中国的有趣小故事,讲述中国和英国的文化异同,并且还指出了我们中国人经常说错或用错的英语习语。那堂课上,我们每个人都为自己取了英文名字,互相介绍了自己的家乡,认识了来自其他校区其他专业以及其他年级的小伙伴……第一次的培训课上十分美妙的体验,让我对之后的每一次培训都充满了无比的期待。
  每一次的课程,Paul都会精选一个主题,从animal到robot,从medicine到media,各个方面都有涉猎,时而带我们回溯过去,时而同我们想象未来。
  每一次PPT上都会有外教专门从英国网站上摘选的有趣图片,总能让我们大开眼界。
  每一个话题的讨论,都是见仁见智,不仅是对我们英语表达能力的锻炼,更是对思维方式的拓宽。
  周末的下午,从兴隆山到洪家楼,赶一次英语沟通交流会,赴一堂思维碰撞交融的课堂,听来自异国的外教谈在中国的趣闻轶事,一起欣赏或惊险刺激或意蕴深厚的小电影,说说属于自己的独家记忆。六周的时间实在短暂,本次培训在大家的依依不舍中划下了句点。正如作家龙应台所说,我们不是渐行渐远,而是有一天终会重逢。今朝能有幸坐在同一教室,他日必当欣喜重逢。这个课程带给了我很多,感谢外教,让我不再畏惧英语交流,感谢其他学员,给我的思维注入新鲜活力。
  前路漫漫,我们未来可期。
  本篇日记为“2017温暖拾忆”山大日记征稿活动投稿,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所触动,可为作者点赞,或留言支持。山大视点微信公众号(微信号:view-sdu)每天进行投票活动,欢迎关注支持您喜欢的日记作者。您的支持将作为评奖的重要参考。也欢迎您投稿,详情参见山大日记主页通知。

【作者:管理学院 2017级 王芬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