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山大日记: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 李晓云

发布时间:2017/12/08 08:49:59     

12月7日 星期四 晴
  “诗情弛骋大江北,画意纵横大江南。大气大势大手笔,大仁大义大风范”。拥有质朴恬淡人格的山大老师,在生活和学术上都保持着一汪柔情。他们质朴纯净,生活上节俭养德;他们恬淡淡泊,学术上勤恳奋进;他们简单纯粹,保持着山大老师的赤子之心。
——题记
  2017年9月,我很幸运地以硕士研究生的身份来到了山东大学——这个拥有厚重文化底蕴和崇高人格风范的高等学府。很久之前我就听朋友说,山大老师的眼中满含柔情。在山大度过的美好时光里,我对这句话的理解越来越深刻,我从老师身上学到了质朴纯粹的人格,学到了恬淡为人的行事风范。
  自从来到这里之后,我遇到过许多质朴恬淡的老师,他们用自身的人格打动着我,教育着我,激发着我。昨天晚上,我去食堂吃饭,在食堂一楼的二元菜窗口排队买饭,我注意到一位阿姨,她大概五十多岁,头上已经有了些许白发,她正在我旁边的一元菜窗口排队买饭。这时我听到队伍中有一个女孩叫她:“老师好”,那一刻我才明白这是一位老师,感动、钦佩之情油然而生。我从来没有想过,老师会过着如此简朴节俭的生活,而且看起来那么开心自然。我明白了山大老师的浓浓柔情,更明白了山大老师的质朴。
  而我的导师高奇老师就是这样一位质朴、恬淡的老师。从我认识老师开始,他就一直保持着朴素的穿衣风格,上班一直都是骑自行车。有一次天下着雨,高老师走进教室时半个胳膊都湿透了。当我们问他怎么淋湿时,他笑着说:“骑自行车打伞打不好,胳膊淋湿一半”。我看着高老师淋湿的身体和质朴的笑容,我深深地被震撼了,那一刻的高老师让我感到特别心疼。老师一直忙于学术研究,睡一个好觉对老师来说已经成为了一种奢侈。有一次我们与老师和师母一起吃饭,师母说老师从年轻的时候就没有好好睡过觉,这些年为了课题研究经常熬夜到凌晨。此时,我仿佛看到老师在书桌上伏案疾书的背影;仿佛看到了陪伴老师直至凌晨的微弱灯光;仿佛看到了老师头上悄悄探出头的白色发丝;更仿佛看到在老师笔下活泼跳跃的字符;看到在老师辛勤耕耘努力下创造的生动华章。那一刻我领悟到山大老师对学术的纯粹追求和对荣誉处之泰然、恬淡淡泊的风姿;领悟到了一个真正的老师应该具有的素质和灵魂;领悟到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教育典范;领悟到了山大老师的赤子之心,柔情之心。
  今后,我将会以山大老师为榜样,聆听老师们的教导,学习老师们质朴、恬淡的人格,将老师们纯粹的赤子之心内化于心,在实践中升华自己,促使自己早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7级 李晓云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黄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