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山大日记:图书馆馆员 李瑛

发布时间:2017/12/08 15:52:21   点击:  

12月8日 星期五 晴
  3月,我接到了馆里整理历年档案的任务。12月,我将馆里的档案分类、排序、上架,划分了5个一级目录、26个二级目录,按年份排列最底层级目录,将4683卷(件)文件分装在124个档案盒里,并制作了8万余字的电子目录。   
  犹记得档案最初的样子,有的夹杂在毫不相关的文件里,有的散落在陈旧的档案盒里,有的隐藏在布满灰尘的角落里…看到这些杂乱无章的档案,我一筹莫展。起初,我希望借鉴《中国图书分类法》的分类思想,将档案划分成若干大类,再细分子类,由于不了解档案的内容,分类工作毫无头绪。
  跟同事交流以后,迟疑逐渐消退,我开始调整思路。首先,我从基础的信息录入工作出发,形成最底层的档案目录,而且了解档案内容,为下一步分类做准备。信息录入工作看似简单,实则繁杂,要将不相关的、重复的内容剔除,仔细辨认手写材料。接着,构思出一级目录,将所有材料分入对应的类别。随后,在同一大类里进行细分,子类的划分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彼此之间尽量减少交叉。最后,制作标签,粘贴在档案盒上,将档案按类别依次排序、上架。
  从初春到初冬,一晃八个月的光景,最初的自己不知所措,通过翻阅高校图书馆档案整理的文献,总结出五个一级目录。经过短暂的欣喜,在二级目录的划分中便陷入停滞,我每天都在思考二级目录的名称,经过反复斟酌、不断修改方案后,敲定了最终的版本。曾经的迷茫、忐忑已不复存在,看着书橱里的档案盒安静得摆放着,从前的它们杂乱无章,如今却一脉相通。伴随着学校的变迁,跨越了一个世纪的档案,讲述了图书馆厚重的历史,见证了图书馆蓬勃的发展,记录了图书馆人辛勤的耕耘。
  图书馆的故事将继续书写,图书馆的档案会有序充实。


【作者:图书馆 李瑛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睿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