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7山大日记:电影《芳华》观众 郁有凯
发布时间:2017/12/17 10:12:09 点击:
12月16日 星期六 晴
整部电影叙事散漫而有节制。电影以萧穗子为故事的叙事者,她是文工团中文笔最好的一员,她冷静犹如文字,见证了每个人的故事;她也有自己的心思和青春往事,所以她记录下了大家的故事。叙事并没有极其明显的矛盾冲突,没有大开大合、大悲大喜的情节,这使得电影叙事有点散漫,以至于看电影过程中,我听到周边有一些女士发牢骚说,弄不清电影女一号是谁;等到电影临近结尾时,还有一些观众抱怨说,怎么还不是结尾。叙事是一种策略,一般需要明显的戏剧冲突才能抓住人心,然而《芳华》不是,因为它要讲述的不是某个人的青春往事,而是一代文工团男男女女的青春芳华,因此这也就意味着它的主人公并不是某个人,而是一群人。因此也就需要电影叙事视角散漫,从而捕捉众人的悲欢离合,讲出文工团众人在时代变迁中的起起伏伏。然而《芳华》叙事时处处又充满节制,以防止太过散漫而支离破碎。
从叙事节奏上看,电影起初讲述文工团这个集体故事时,是以年为单位,描述文工团众人的生存状态,十分详细;随着刘峰、何小萍离开文工团,叙事节奏明显加快,一个画面就三年或五年过去了,只截取具有线索性的事件;而在结尾处,一句旁白就跨度一二十年,逼到当下,细节全无,犹如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留白,不落言筌。从叙事焦点来看,电影有意将镜头聚焦在何小萍所在的宿舍,重要故事情节也都是围绕这个宿舍的人展开,因此使得电影聚焦不过于散漫。从故事情节上看,当刘峰去了偏远的边区连队、何小萍当了战队医生,电影到此不得不分三条线索,这样必然导致叙事散漫无边,电影看到这时,我心里为此揪了一把汗。然而随着故事的推进,我发现正是故事情节的巧妙布置,他们并没有各自散落,始终还在一个更大的集体中,这就是战争:战争把他们链接在一起,刘峰去了前线,何小萍当了战地医生,萧穗子当了战地记者,为前线的战士们服务也是文工团之所以存在的使命。当战争结束了,刘峰、小萍退伍,文工团解散,大家真正散落,各自的青春也度过大半,故事也进入了尾声,剩下的就是交待众人在商业化浪潮中各自的归属。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6级 郁有凯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