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7山大日记: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郁有凯
发布时间:2017/12/19 11:28:00 点击:
12月18日 星期一 晴
从山大讲座群里得知,南大著名教授周宪7点半在中心校区开讲座,因为周宪研究的视觉文化和我论文研究有关,所以6点半左右我就去了讲座教室,原以为自己来得很早,但竟然已经没有座位了。后来,讲座举办方将地点改到一个大一点教室,来听讲座的人依然源源不断,举办方不得不又将讲座地点改到一个更大的会议室。这也是我来山大以来,遇见听众最多的一次讲座。
听完讲座,收益颇多。首先,我感受到南北方做学术的思路不一样。北方做学术十分传统,十分重视基础理论研究,而南方学术思维活跃,追求一种新的突破。西方美学重点是其对美学自身问题的探究,然而周先生对学术圈所作的贡献是,看到我国美学研究近些年动力不足,于是从美学内部研究走出来,转向美学研究的外部,企图从西方美学文献研究入手,增强当代西方美学研究的动力。其次,对我最大的影响不是他所讲的内容,而在于周宪教授作为学术圈研究的大牛,还是学科评议人,他转向文献研究,而且近些年许多重大社科项目都是文献整理研究,这足以作为一个当今时代的文化表征。然而,从这表征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结论呢?暂且不表,我们先看一下清朝学术研究。在有清一代,最著名的莫过于乾嘉学派。所谓乾嘉学派,其实就是考据之路。当今流行的文献整理,其实与考据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清朝的大学者们为什么都去做考据工作?这是因为清代到了中国传统学术整理的时代,是文化集大成的时代,如《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而当下正是新时代,是中国向世界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的时代,也是文化自信彰显的时代,同时也是中国文化进入总结的时代。这正是我从这种学术转向的表征中,体悟到的。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6级 郁有凯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