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山大日记:新闻传播学院本科生 朱茵

发布时间:2018/01/29 10:44:59   点击:  

1月30日 星期二 晴
  六百六十二点五公里,是济南到家的距离。
  看似很远,但乘高铁也不过短短三个小时。这样想着,我便打算体验一次自己一个人的归乡之旅。
  我订的是26号清晨的高铁票。25号晚上,我在宿舍急急忙忙收拾行李,不觉间就装满了两个行李箱。我叉腰皱着眉头看着地上横躺着的箱子,思索着怎么把它们弄下六楼。这时候,室友说让我凌晨记得喊她,她来帮我提箱子。我愣了一下,摆摆手,毕竟太早起,我不想麻烦她。26号凌晨,我悄悄起床,却发现室友也醒了,她说自己定了闹钟,帮我抬行李。她帮我提着箱子,送我坐上去西站的车,朝我挥挥手,在昏黄路灯下她的身影渐渐模糊。
到了车站,我的左手右手以及双肩都没得闲,满身负重终于在坐上高铁的那一刹得到解脱。尴尬的是,我推着两个箱子,艰难地在拥挤的过道间蠕动,还一不留神错过了自己的座位,成了“交通拥堵”的罪魁祸首。终于找到我的座位,三人座的中间位置。就在我准备松一口气时,放在外面的箱子突然滑动,差点撞到斜前方的人。坐我旁边的阿姨帮我把行李箱扯回来,我感激的道了谢。塞着耳机,手插在温暖的衣服口袋,我看着窗外的景色变幻,从枯黄瑟然到银装素裹,似乎从深秋到了寒冬。脖子发酸,扭转到另一边,我却赫然看到身旁睡着的阿姨用细弱的五指攀握住我的行李箱杆,防止它再次滑走。我伸出蜷缩在口袋里的手指,觉得感动的同时却又万般愧疚。因为我给别人带来了麻烦而不自知。而当时的我除了单薄的几句谢谢,却再没有任何东西足以回馈这份暖意。
  拉着还有阿姨掌心余温的箱杆,我下了高铁。然而这还只是我整个归途的三分之二,剩下的三分之一,走得更为不易。我拖着行李来到了铁路换乘大厅,却看到大面积的红色停运通知。我忐忑地在电子屏上搜寻着自己的车次,G3061,晚点。心顿时落下来,幸好幸好,只是晚点不是停运。想着早排队早进站,于是我傻乎乎地在检票口站了将近一个小时,大厅很冷,没吃午饭的我也很饿,站在空旷的大厅,看着四周陌生的面孔,一种莫名的孤独与无助顺着脊柱攀爬上来。终于,进站口开了,此时四面八方的人涌过来,冲散了原本的队伍。拖着两个行李箱的我被挤出了队伍,眼睁睁看着自己从队头到了队尾,忽然感到酸楚直冲上鼻梁,我狠狠攥紧了箱杆,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把眼里的雾气吞咽下去。
  四十多分钟后,我终于到站了。然而,去车站出口的路,没有电梯,只有百十级台阶。身边的人一波又一波走过,看着长长的台阶,我咬咬牙,憋一口气提拽着两个箱子下楼。忽然感到一阵轻松,扭头看,一个拉着自己孩子的叔叔帮我抬起了一个行李箱。“我可以帮你提么?”他笑着问。我呆了一下,他便径直帮我提起了右手的大行李箱。看着他的背影,我再也没忍住,鼻头一酸,眼泪便滴落在台阶的积雪上。
  六百多公里的路程,一个人的归乡路。有尴尬,无助,难堪,但更多的是暖彻人心的善意。
  我是个泪水一点都不值钱的人,但是这次不能怪我,是你们太好。

【作者:新闻传播学院 2017级 朱茵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尹尚 黄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