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8山大日记:创新实验班成员 高晓菲
发布时间:2018/02/06 09:11:21 点击:
2月5日 星期一 晴
当初看着室友、同学和朋友一个个回家,虽然自己并不是那么想家,但是真到了一个一个送她们离开的时候,心里还是很伤心、很失落的,无奈自己选择了参加创新实验班的智能车培训,我心想,只能自己默默咬着牙关往下熬了。不过,后来的我,却觉得这时太傻了。
培训是由控制学院14级的学长来进行的。他们意气风发,恰如我曾经幻想过的大学生的模样,看着他们优秀的成绩以及亮丽的科创成果,不觉中对自己一周的智能车培训满怀憧憬。
不知不觉中,今天已是智能车培训的最后一天,回想起这几天和我的女儿——智能车一起度过的日子,看着她被学长拆掉的时候,还真的是不舍呢。
培训过程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测电感和调程序了。当时,我们花了几乎一个下午来测电感的电压,一开始的时候,对它很好奇,就很有耐心地一步一步,一个一个地在测。可是,此过程中我们总是很难准确的对准排针孔。考虑到运放板已经固定在了车模上,队友就和我商量,要不先把运放板取下来,测量完电压再对它进行胶封。按照这个计划进行后,出乎意料地,我们很顺利地测完了电压,并且很顺利地进行了接下来的步骤。
调程序则是一件很费神费力的事了。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在地上让它走,看看它能否走直线;后来就是在赛道上调试,让它沿着赛道跑下去。起初,小车是可以很顺利地在赛道上跑下去,可速度很慢。在它顺利跑完一次赛道后,我们就给在程序里提了速度。它的速度是有提高,同时却出现了更大的问题,它跑到弯道的时候不再转弯,而是直行,结果“横冲直撞”的它直接把自己撞坏了。当我拿到它的时候,它似乎在抱怨我一下子给它加了这么大的速度,发出几声嗡嗡的噪声后,就停止了工作。我拿起它,请教周围的同学为什么会这样,在他们的解答下,我对智能车车上可以取下的线进行了一次检查,甚至对大部分感觉不太牢靠的线进行了更换。最后,它总算可以磕磕绊绊地跑完一圈赛道了。只是,后来又一次一次地调程序,它的速度依旧如同婴儿一般慢吞吞的。随着比赛时间的接近,我抱着“比赛不那么重要”的心态去跑学长们指定的比赛,还好提过速的它总归是顺利地完成了比赛。
这次的智能车培训可以说是我第一次接触真正意义上的科创。作为工科生,我心里还是对科创充满向往的,而这次的培训则是一次很好的实践机会,一周的动手操作,让我感受到了课堂上体会不到的工科的魅力。自己用双手做一件东西的那种充实感让我尤为自豪。
同时,认真负责地默默引导我们的学长让我很感动,老师和学校的支持也让我们备受鼓舞。
一周的培训并不是我们创新历程的结束,相反的,它更像一个开始。而未来,我们一直在路上。
【作者:材料学院 2017级 高晓菲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千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