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2/20 18:10:04
点击:
今天是初五,年味渐渐淡去。民俗讲究初五迎财神,不少商店选择在这一天重新开张,希望新的一年生意红火、财源广进。街上的店铺大多恢复了营业,路上的行人渐渐多了起来,人们的生活也逐步回到朝九晚五的工作模式。
随着今天跟着爸妈走完最后一家亲戚,今年的拜年活动算是正式画上了句号。虽说以前年年都会跟父母走亲访友,今年却感觉大不相同。小的时候不懂事,饭桌上往往都和小伙伴嬉闹度过,从来不参与大人的话题,吃饱了就被轰去一边玩。高中时学习紧张,有时便缩短拜访的时间,不吃饭就匆匆告辞。进入大学,我才算有机会认真地体会到春节期间的酒桌文化。家在山东,酒桌上的礼节或多或少带有孔孟文化的印记。然而对于初次见识的我来说,这些却显得有些繁琐和难以记忆。无论是倒酒还是敬酒,都有一定的礼节和规则,每次执行起来我都不能做到准确无误,往往还需要长辈指点哪个地方有所不妥。但是熟能生巧,几次下来,我也掌握了大致的规律和技巧,愈发自信和娴熟。虽然敬酒敬茶让人有些疲惫,但还是收获感十足。
我也曾问过朋友们对酒桌文化的认识,大部分的回答是不十分了解,有一些朋友还流露出了抵触的情绪。同时大部分人都认为酒桌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独特组成部分,会与时俱进,在未来长期存在。但是我想说,酒桌文化要想与时俱进,也需要我们青年人对它有所了解,而不是一味持消极的态度。如果只是敬而远之,那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也无就从谈起。
朋友们经常跟我吐槽的另一件事情,便是亲戚们的“盘问”。在哪上学?学的什么专业?有没有男女朋友?诸如此类的问题,每拜访一家都要重来一遍。有人会因此而心烦,觉得是在窥探自己的隐私,但是换位思考一下,也许长辈们认为这才是礼貌关心的表现。一个朋友分析得很透彻:“也许亲戚们无意冒犯你的隐私,只是他们希望关心你但是又不知道从哪方面关心才好。”因此这些问题也就成了嘘寒问暖的方式。就我而言,这样的问候不像网络上渲染的那样夸张,即便真的遇到了不想回答的问题,笑而不答也是很不错的应对措施。
昨日是雨水,不知不觉春的脚步越发迫近。今日是“破五”,告别春节的觥筹交错,我们也该早早打算,规划好新一年的征程了。
【作者:经济学院 2016级 李元绪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