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山大日记:个人社会实践活动参与者 赵一萱

发布时间:2018/02/25 18:42:43   点击:  

2月25日 星期日 晴

  趁着曼妙的春色和和煦的阳光,我走出家门开始了这次寒假的社会实践活动——探访家乡美食。我的家乡位于河南省北部,它是一个安宁和谐的小城——获嘉县。家乡的美食种类繁多,其中最为出名的当属获嘉饸饹了。今天我探访的美食便是这道著名的小吃了。

  来到获嘉最繁华的城中区,放眼望去几家饸饹店的招牌十分醒目,我走进了其中一家店点了一碗饸饹条,随后向老板娘说明了我是在校大学生,利用寒假期间开展家乡美食的探访活动。老板娘十分热情,带我到后厨参观。几位师傅正在忙活做饸饹条,揉面、煮面、将面过冷水、浇上卤汤,每个步骤井井有条,忙而不乱,一条流水线下来一碗味道鲜美、好吃不贵的饸饹条就做好了。

  我走上前去问其中一位师傅这做饸饹的秘诀在哪里?师傅说他做饸饹已经有七个年头了,要说秘诀还得再这面上。面粉的选用有讲究,市面上的精面粉做不出正宗的饸饹,还有这面和碱的比例要把握好,这样做出的饸饹面才会色泽金黄,有嚼劲儿。至于做面的工具,师傅说轧饸饹条有专门的工具,叫饸饹床,它是一个直径十五公分左右底端像筛子一样的圆柱形的铁管,放入面团后,用带着长长的力臂的木头墩子在上面使劲压,面团透过底部的筛子网眼被压挤成细长条,就是饸饹条了。现在早已实现机械化,改成电机带动的了。

  从后厨中出来后我不禁感慨万千,一碗面要做到人人皆称赞确实不容易,这碗面的背后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彰显了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总是有很多人评价美食,美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是果腹的满足感还是品尝到美味的幸福感?我觉得美食最主要的是连接着乡情,那是家乡特有的滋味,是属于味蕾的记忆,是千千万万游子们心头的牵挂。归乡的我有幸品尝家乡的美食,我也盼望着这次探访能将家乡的美食介绍给更多的人,带他们一睹家乡的风采。



【作者:化学与化工学院 2016级 赵一萱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孟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