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山大日记:化学院本科生 曾欣欣

发布时间:2018/02/27 08:58:00   点击:  

2月26日 星期一 晴

  泰顺县内特色美食众多,如果有人问哪一样小吃,最受泰顺人喜欢,我想当属米面层了。米面层泰顺土话叫做“莫斯鬼”、“麻西干”,它香软可口,令出门在外的泰顺人回味无穷,而这种小吃在外地极为少见,县外的人也很少熟悉米面层的制作工艺。
  此次回到家乡,便要探究这“米面层”的制作工艺。
  奶奶每到过年时就会亲自动手制作米面层,也给我提供了参观学习的机会,她提前几天看天气预报,看哪一天的天气会晴朗些。手工制作米面层要分成多道工序的,首当其冲要磨出米浆。
  为此,奶奶事先量了几斗秋米放在水桶里浸泡一夜,使米粒变得松软。第二天早上,就可以把桶中的米拿去磨浆了。米浆磨好后,下一步是炊米面层。
  奶奶给大锅加满水,搬一些木材进来。我在灶下生火,不多时,水就沸腾起来了。奶奶拿来一个竹制的圆形米箕(现在也有用铁皮制作的),用水瓢舀一些米浆,倒入米箕中,轻轻地晃动米箕,摇匀米浆。然后,奶奶把米箕放入滚烫的开水上,盖上锅盖。几分钟后,奶奶揭开锅盖,热气腾腾的,米浆变成了一层洁白平滑的面层,像是一轮明月浮在水上。
  奶奶取出米箕,用筷子在米箕四周轻划一圈,把一层粉面轻轻地撕下来(挑皮),平摊在竹帘上。奶奶事先炒了一些萝卜丝、豇豆等菜肴作为菜馅儿,再添些料,卷成卷,就成功了。
  接下来炊的米面层,就要放在太阳下晒干,制作出米面长期保存。米面层晾晒要等到干湿适度的时候,还要把它切成粉片、粉线。这道工序考验刀工,也挺费时间的。这切好的粉线条还要继续晾晒,米变成干硬的粉丝,晶莹如玉丝。这时候,之后把粉线一叠叠收起来,轻轻地放入塑料袋中保存。
  米汁匀和入竹箕,轻加灶火起蒸炊。
  锅中水沸浮瑶月,席上云收裹玉丝。
  一见珍馐先指动,数尝粉面尚肠饥。
  此间真味言无尽,唯有乡情厚者知。

  此次社会实践不仅让我加深对家乡美食的了解,也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家乡亲情所在,进而能够更好地传播家乡的美食文化。
 


【作者:化学院 2016级 曾欣欣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孟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