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山大日记:个人社会实践者 赵一萱

发布时间:2018/03/01 17:20:57   点击:  

3月1日 星期四 晴
  都说每逢过年胖三斤。外出的游子返乡后必要细细品尝家乡的美食,一解味蕾对家乡风味的牵挂。趁着寒假的社会实践活动,我有幸探访了家乡美食,这次实践活动带领我深入了解制作工艺,令我这个吃货的层次也提高了不少。
  今天我探访的美食是著名的河南烩面。河南烩面是河南三大小吃之一,也是“中国十大面条”之一。不同于别的面食,烩面是一种荤、素、汤、饭聚而有之的传统风味小吃,以味道鲜美、经济实惠的特点,享誉中原,遍及全国。中午十一点,我来到了一家颇有名气的烩面馆子,店里不少食客已经在大快朵颐了。向老板说明了来意后,老板热情地带我到后厨参观,一排排用塑料纸覆盖的面皮首先吸引了我的注意,做面师傅说烩面的面是用优质高筋白面粉,兑以适量盐碱,用温开水和成比饺子面还软的面团,反复揉搓,使其筋韧,放置一段时间,再擀成四指宽,二十公分长的面片,外边抹上植物油,一片片码好,用塑料纸覆上备用。这表面的植物油一来是为了防止面皮互相牵连,二来又能提高面皮的香气。在面团中加入少许食用碱是可防止面团变酸,同时又可增加面团的筋力。听完后我深深地被师傅们的智慧折服,打心底里佩服。
  烩面中面条的好坏全在拉面的功夫上,醒好的面团被师傅们拉伸,边拉边上下弹面,一条筋道均匀的烩面条就成型了。厨房那头里一口大锅正呼呼地冒着白气,我被这鲜美的香气吸引过去了,走进看到汤色白白亮亮,犹如牛奶。师傅说烩面的汤用上等嫩羊肉、羊骨一起煮五个小时以上,先用大火猛滚再用小火煲,锅中下上七八味中药,等到骨头油都熬出来了,煲出来的汤才会有这样的成色。不曾想过原来一碗面有这样的功夫和讲究,不禁心生敬意。
  河南烩面既不是山珍海味,也不是名古佳肴,它只是一碗面,但这碗面的背后是家乡人民的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探访家乡美食的意义便在于此吧——从美食的背后看到浓浓的乡情,并将这独特的美食介绍给更多的人,与更多的人分享家乡的风味。

【作者:化学院 2016级 赵一萱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孟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