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8山大日记:个人社会实践者 高娇
发布时间:2018/03/02 08:53:15 点击:
3月1日 星期四 晴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最有活力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发展过程是漫长而久远的,春节的内容是丰富又多彩的。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形成的春节习俗有很多。
今年寒假,我们学院举办了个人社会实践专项(品·家乡美食、寻·家乡风俗、访·山大校友三项),我通过网上查阅资料、阅读报刊、和长辈聊天、亲自参与等方式,对家乡青岛的春节习俗进行了了解和实践。我信心满满地想要将家乡的风俗宣传推广出去!
青岛过年从小年开始到送年,要经过小年、忙年、办年货、年除日、接年、守年、迎年、拜年、送年。它串起春节一个个符号,串起青岛一段段历史,串起青岛民间传统文化习俗。这个春节,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办年货和年除日。
办年货可以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需要到集市上去购买的年货,另一种是自制的年货。“吃了腊八饭,就来把年办”。从腊八开始,无论乡镇还是农村都开始为准备年货忙碌起来。年货主要还是吃的东西,青岛沿海,海鲜当然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佳肴,宰杀鸡鸭鹅,购买酒饮、干果、点心等等。岛城“每逢年,必灌肠”习俗尤在,大部分农村家庭会在这个时候自己割肉、剁馅来灌肠,等灌肠风干后切片上桌,着实是一道特色美食。
年除日,即大年除夕、年三十。青岛农村有的会在上午糊对联、贴窗花、挂灯笼、炕上贴年画、挂宗谱,摆供品。青岛市区和农村,下午会做饺子馅、包饺子,饺子里面会包上硬币或红枣,硬币寓意财源滚滚,红枣寓意甜甜蜜蜜。青岛市区除夕晚大多六点至八点全家欢聚一堂吃“团圆饭”,有部分家庭会等到12点才吃;晚八点至凌晨,全家围坐在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晚会,团圆和春晚是过年中最精彩的时刻,全家其乐融融,欢欢喜喜过新年。
历经千百年的历史沉淀,异彩纷呈的春节习俗已经形成了底蕴深厚且独具地方特色的春节文化。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青岛的春节文化,心里更是有了一种能够自豪感和使命感:把家乡的春节文化传承下去,让更多人知道青岛的春节文化!
不知从何时开始,人们开始觉得年味淡了,感受不到原来过年那种热闹和亲切,甚至有人还说取消某种民俗,现在的我们虽然保留着某些风俗习惯,但其背后的渊源却常被忽略淡忘。春节作为如此重要的文化载体,我们应该在享受阖家欢乐的同时去挖掘与了解这些自古流传至今的文化瑰宝。
【作者:化学院 高娇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孟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