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3/04 08:23:14
点击:
北京之旅的第三天,也是最后一天。我时隔七年再次来到北京,前两天被首都的快节奏带的有点无所适从,但自由行的好处就是随便走走停停,今天的主题是高校和老友。
满大街的摩拜单车和小黄车随处可见,跟同行的朋友慢悠悠地从宾馆骑自行车出门到地铁站开始全新的行程。第一站是北邮。我们从西门进去左手边是宿舍楼,右手边是教学楼,直行200多米是一座高达5米多的毛泽东石像。来找我们的北邮学长开着玩笑说:“是不是好久没见过这么多男生了。”出了北邮,对面就是北师大的西门。同行的朋友在17年考研的时候报考了北师大400:15录取比例的专业,据说成绩非常悲惨,好在命运眷顾她,一份还不错的工作已经板上钉钉。她说想来看一看自己奋斗了一年的学校,也算是给自己的努力画上一个不算是很圆满的句号。
来北京的初衷是想看看北大,给自己一个努力考研的动力。从北京大学东门站下车之后,过了天桥,便看到宽敞的校门。下午是参观时间,我们两个登记身份证之后进了校园。我们随便进了一座教学楼,一楼有个类似lobby的地方,坐满了手里端着电脑的同学。我站在远处像个迷妹一样,感觉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散发着圣人的光芒。下午的时间有点赶,在校园里骑自行车参观了半个小时,在纪念品商店里选了几张明信片我们匆匆赶往人大。在人大接待我们的是高中校友,我们山大的亲学长。我们明显感觉出来人大的人文气息与北邮、北大是完全不一样的。它像是三十多岁的有了丰富的生活阅历的女人,稳重而不失活力。晚饭是在人大校园的酒店里吃的,来吃饭的人大多都是学校的学生和老师及家属。坐在我们旁边的是一家子孙三代,爷爷奶奶满头银发,精神矍铄,爸爸妈妈温柔谈吐不凡,儿子穿着人大附中的衣服眉飞色舞讲着学校里的趣事。北大和人大的氛围让我感受到自己与他们之间的差距,这是这次北京之旅的精髓之所在。
我们的火车是晚上十一点多,刚到北京学习的初中好友说要见一面。晚饭吃了一半跑了出来。认识了十年的朋友已经太过熟悉,一个眼神就能明白他的苦与乐。两个人沿着火车站的方向走着说着,对未来的憧憬,对现在的迷茫,对过往的感悟。家长觉得我们可以稳定一点,平凡一点,可是我们想体验不一样的人生。最后我们在地铁站门口说再见的时候,鼻子有些酸涩,我说,暑假再见。他说,继续努力。
【作者:口腔医学院 陈旭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孟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