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8山大日记:科创之路感悟者 王良
发布时间:2018/05/12 22:37:40 点击:
5月12日 星期六 晴
去年5月份,跟着老师和学长学姐一起参加科创立项的时候,我对“科研”两个字的理解还停留在社会实践的层面,认为科创也只是一次社会实践而已。经过一年的调研与学习,在老师和学长学姐的帮助下,我对“科研”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与体会。一年的时间,如白驹过隙,现在,一想到我们的项目马上就能够结项,想到我们的努力和付出即将变成实实在在的成果的时候,心中不仅感慨万千。
一年的时间里,在吴老师和滕老师的帮助与指导下,在队长金红昊同学的带领下,我感觉获益颇多,既学习到了知识,又开阔了眼界,还培养了自己的对现实社会的关怀。老师的指导让我在看待问题的视野上有所开阔,队长的领导让我感受到了踏实做学问的高尚人格,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助让我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整个过程中,我们使用公共管理的专业知识看待社会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利用严谨的方法去探寻数据背后隐藏的奥秘,解释现象的本质,同时用我们的思考去解决社会中的难题,整个过程下来,我最强烈的感觉就是:思考,能够解决问题。
具体的收获可以总结为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做学问,要严谨。
跟着金红昊学长做科创项目的最大收获就是要严谨地对待整个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从选题到确定研究思路到完成立项书再到实地调研、数据分析,每一个环节都扎扎实实,没有弄虚作假,也没有应付了事。在选题阶段,我们以洪家楼大润发商场附近的麦当劳餐厅为“根据地”,讨论了6次,排除了十多个可供选择的题目后才确定了最终的题目“教育公平获得感”。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学长对待学问的严谨、认真以及苛求完美的态度,“好的选题,就是不断推翻原来的观点并寻找到兴趣和学术的结合点”。学长的教诲告诉我们,无论以后做什么,都要像这次科研活动一样,细致严谨,做好每一步。
第二,想问题,要辩证。
第二个感受就是对待一个问题,不能够仅从自己的感觉出发去下结论,而是要辩证地看待问题,不断培养自己的辩证思维,随着调研的深入,这种感觉越来越明显。直观地来看,政府设置进城务工人员子弟学校是一项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的好措施,但是在城市中设置这种“嵌入型”的定点学校,一定程度上是人为地设置进城务工子女和本地区学生的隔阂,很多本地学校能够享受得到的政策待遇与资金支持难以覆盖到定点学校,在“嵌入型”制度下,结果是“假融合”而不是“真公平”,最终我们的数据检验结果也说明了这一点,这让我们感觉到很惊讶,也很有感触。一项政策的执行效果,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印象,甚至最终的效果会与原来设定的目标背道而驰,作为一个公共管理人,我们做的就是要发现这些背道而驰的政策,推动相关部门去修正和完善,以此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好。
第三,看社会,要客观。
第三点感悟就是要客观地看待我们的社会。在实地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个很突出的现象:定点入学的学校在硬件条件和师资配置上与普通学校往往存在较大的差距。我们曾经实地调研过济南市的一所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定点入学初中,由于学校没有餐厅,在中午学生只能在学校周边的摊贩就餐,就餐的卫生和营养难以保障,与该学校一路之隔的大学里有5个学生餐厅,但是大学的餐厅并没有向中学生开放。与之对应的是,在济南市某重点初中,学校也没有专门的学生餐厅,但是该学校的学生却能够与周边的大学共同使用餐厅,满足学生午餐健康和营养的需求。一开始我们都对这种巨大的区别感到难以理解并将其归纳为教育资源不公平的一个表现。但是在我们深入调研之后发现,有很多学校都存在这种现象,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学校也没有充足的经费和资源来解决学生午餐的问题,中学与大学之间的关系也很难协调,所以这种现象不能说仅是政府或者教育部门的不作为,还应该考虑到对这部分处于弱势的学校进行一定的“赋权”,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在最终的报告中提出了“资源赋权”的概念。
第四,做调研,要吃苦。
再一个直观的感受就是做一个优秀的项目需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整个项目期间,我们团队遇到了许多困难,特别是暑假实地调研的时间与我们校区搬迁的时间重叠,原来在洪家楼的宿舍已经注销,带来的影响是虽然在济南进行调研,但是我们只能住在宾馆里,调研行动和时间安排都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其次,为了保证收集到的数据的准确性,我们选择了最典型的两类学校做个案对比分析,但是很多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定点入学学校以保证学生安全为由拒绝了我们的调研请求,区和市教育局也都以义务教育阶段具有特殊性的理由不配合我们入校访谈和发放问卷。最困难的时候,我们坐了将近两个小时的公交车赶到一所初中,却发现学校大门紧闭,不对我们开放,当时我们身心俱疲,对调研感到失望。以上是心理上的打击,除此之外,在整个调研过程中,我们还需要熬夜写稿子,午饭常常靠面包对付……一个月的调研下来,我们都熬瘦了。过程很艰难,但是成果很丰硕,整个过程阐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做好调查,需要吃苦耐劳!没有吃苦的精神,难以做成好的项目
第五,做数据,要诚实。
除了上述调研的过程,我们在分析数据的时候也遇到了苦难。在做回归分析的时候,我们发现很多之前做的假设,经过回归分析后结果并不显著,得不出有效的结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只要修改一下收集到的数据就能够完美的解决问题,并且这种做法不会被人发现,但是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人为地修改了原始数据导致结论的不准确。李连江老师说:做数据,全凭良心。在修改数据换取成绩和保持原始数据坚持诚实品质的选择中,我们选择了诚实,宁愿失去一些具有解释力的变量也不去变动数据,全凭良心做研究。
2017年5月到2018年5月,整整一年的科创调研时间,我们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学习了知识,丰富了经验,在老师和队长的帮助下,能力得到了提升。感谢这次科创,让我有机会结识优秀的同学,做出优异的成果。
【作者:政管学院 2015 王良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