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山大日记:基础医学院本科生 殷文朝

发布时间:2018/05/17 19:04:25   点击:  

5月17日 星期四 阴
  预见习临床技能中心收获与感想来山大已经半年多了,本以为已经对校园足够熟悉的我今天又开了一次眼界。当我第一次听到要在校园内预见习的时候,我忍不住笑出了声。校园内?这校园我已经看遍了,有什么可参观的。但紧接着自己就被打脸了,在校园的最西边竟然有一个精致的校门,更令人惊讶的是里面竟是一个庭院,而且这庭院曾经有一个文雅的名字:景兰斋。现在有一个高大上的名字: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我的预见习故事就在这里上演了,而这次预见习给我带来的思考远大于景兰斋本身。
  首先,通过钟老师给我们讲解临床技能的培训和考试,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自己离一名医生是那么的近。在一次职业规划课上,老师让我们写一下自己这八年的学习规划,在写这个学习规划的时候,自己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从大一到大三这三年自己还是有一定了解的,但真正到了大四大五的实习阶段,我发现自己几乎一无所知。而通过这次预见习,自己了解到了一些以后要学习的临床技能,更让我了解到了以后我还有医患沟通这门考试!都说医学生出学霸,但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了解到了一名真正优秀的医学生绝不仅仅是学霸,他还要是一名高超的技师,这样才能做出完美的手术;他还要是一名口才大佬,这样他才能与病人正确的沟通;他还要是一名出色的决策者,这样他才能在病人生死攸关的时刻做出正确的决策。没错,医学生的要求就要这么高,因为我们将来面对的不是别的,是生命。
  接着,在老师讲完课后我们去进行了心肺复苏的实际学习和操作。关于心肺复苏(CPR),自己并不陌生,因为自己在社会实践队里就负责CPR的宣讲。但这次和大家一起做心肺复苏,我还是感慨颇多,其中最大的感慨就是累。很多人看电视剧,每当看到医生在危急时刻给病人急救并挽救病人的生命时,大家都感觉做一名医生真帅。但又有几人知道医生背后的辛苦呢。我做心肺复苏练习,一次按下5厘米,一分钟100多次,还不到一分钟,汗水就已经从我背上流了下来。一位齐鲁医院的男护士告诉我,他做心肺复苏五个来回一分多钟就已经汗流浃背了。于是我问他:“这么累,你要做多久?”他说,要一直做,做到病人家属到来,不管几个小时,他们轮流做。我当时就感动了,没错学医很累,做医生很累,可即便这么累,当真正面对病人生命的时候,他们又有几人放弃了呢?也许正是医生这种对生命的坚持让我选择了医学,选择了对生命的坚守。
  这次预见习的最后一站是在手术室,你没听错,就在山大的手术学教学室。只听一下名字自己的医院恐惧症就犯了。但真正走进去时发现并没有那么可怕,跟自己的解剖教室没什么两样。老师给我们简单介绍了手术学的一些基本的操作,重点教授了我们手术方结的打法,这时我发现自己有点手残,看了多遍也没有学会。后来终于在同学的指导下打出了一个手术结,正在自己沾沾自喜时,老师说对于学生而言一分钟至少要打30个节。我的天,系鞋带也没这么快啊!老师接着幽默地说:“多练一练,练多了早上系鞋带都系手术结。”默默地说一句,手术结可是最牢固的死结。看来以后起床要小心了。
  在参观完手术教学室后,这次预见习也就正式结束了。现在总结这次预见习,我认为这是一次接地气的预见习。它让我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临床,什么是医生,什么是医学。让我第一次知道了一名医学生究竟应该干什么。回来的路上,我望着下着小雨的天空,耳边回想起了刚入学时的医学生誓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作者:基础医学院 2017级 殷文朝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