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山大日记:临床医学院本科生 潘中健

发布时间:2018/05/25 09:39:18   点击:  

5月24日 星期四 晴
  午后的阳光有些燥热,我从“解放桥北”站上了k3公交车,车上并不算拥挤,几个乘客稀稀疏疏地站在中间,车子不疾不徐地开到了芙蓉街站,上车的人群里有一个年岁已高的老大爷,见他每走一步不是那么结实有力,有些颤微,手中还拖着一辆精巧的大妈们买菜的小拖车。老人刚想往里走,我所站的旁边那椅子上的一位60多岁模样的男乘客开口了:“来,我俩一起坐,挤一下!”那大爷开始还推辞,在这位男乘客的再一次招呼下,大爷就势坐了上去。坐定后,男乘客边用手指摆出“8”字形,边问:“老哥们,有八十了吗?”大爷笑着回答:“已86了。”“不错!”那男乘客夸赞着,不忙向大爷竖起了大拇指。“老哥们,今后出来不要拿这小车了,自己出来走走好的。”“嗯”……这一路,这两个陌生人似乎真成了老哥俩一样,拉起了家常,那么融洽、相投,似乎早已相识。
  车已过“人民商场”站,趁等红灯的间隙,一位妇女疾歩走到前面,询问着司机:“这车是到火车站吗?”听口音应该是外地来的乘客。司机看了她一眼,说:“你把车票拿出来给我看一下。”那妇女解释道:“我还没取票。”司机又说道:“这是济南站,不是济南西站。”你妇女听了,放心地说:“我就是要到济南站。”这时,前方已亮起了绿灯,车子开动了,司机又补了一句:“那到终点站下。”这一席对话,那司机丝毫没有表现出任何不耐烦,始终作着耐心的解答,这份热情值得点赞。
  车子一路前行,“咿——呀——”的叫声把我的目光吸引到坐在我不远处的一对母子身上。从发出的叫声,从那双有些呆滞的眼睛,从面部异常的表情,可看出那孩子有着智力障碍。“不要动”“坐好了”这位妈妈一路提醒着,又到了下一站,上来了几位乘客,他们各自找到自己所站的位置。其中一位年轻的女的站在了这对母子旁边,只听那孩子口齿含糊地叫着“阿姨——”那双原先呆滞的眼睛在傻傻地笑着,那女乘客报以微笑,而这孩子似乎更兴奋了,又叫了声“阿姨——”,还是那么生硬、不连贯。那女士从包里拿出一个透明包装袋包着的蛋糕递给了孩子。孩子双手捧着面包吃了起来,他妈妈一再表示感谢。
  难得乘坐公交车的我目睹了眼前的一幕幕,似乎有些激动。“好客山东”,山东人的那份热情再次在这个有些拥挤的车厢里得以见证。


【作者:临床医学院 2014级 潘中健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