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8山大日记:山大二院“全球爱足日”义诊活动参与者 王康
发布时间:2018/05/30 09:37:37 点击:
5月29日 星期二 晴
今天早上我们来到山大二院导医台进行志愿服务活动。刚来到门诊楼,就看到一张巨幅海报,写着“全球爱足日”的由来和足部保健、自检方面的知识;再抬头一看,“爱足日”大型义诊活动的横幅也挂上了。
我签到之后被分配到了一楼取药处工作,正好能够看到活动场景。义诊刚开始,桌子旁边就围上来了一圈患者,主任按顺序为大家一一解答。提问的患者一遍认真听医生的指导和建议,一遍用笔和手机记录;而没有轮到的患者们也都在认真听,希望改善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身材高挑、打扮入时的小姐姐,她是来看其他科室门诊的,但是刚好看到义诊活动就想着来问一下自己母亲踝关节的一些症状。医生先是认真听完她讲母亲的情况,然后并没有立刻给她建议和回答问题,而是详细问了一下这个小姐姐平时走路会不会累呀,喜欢穿什么鞋子之类的问题;随后医生对她说,她足踝受损的情况要比她母亲更严重。主要原因是她平时穿的鞋子太不合适,并且常年露脚踝出门。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穿硬底的鞋子垫软的鞋垫,这样对足部肌肉才是最好的;而那些看起来似乎不太时尚的冬天把踝关节包裹的严严实实的打扮,对踝关节才是最有保护性的。小姐姐最后保证自己一定会听从医生的建议,认真对待自己的足踝健康。
后来活动结束之后我仔细回忆了一下医生在回答患者问题时候的流程和细节,希望能从中学习到一些问诊技巧,后来突然思考到一个点:医生没有先回答那个小姐姐迫切想知道的自己母亲的情况,而是认真听完她母亲的病情之后,先跟她说她自己的病情,然后才告诉她对她母亲的建议。这样做的原因是,来看义诊的患者一般都是去别的科室看病的途中顺便来的;他们一般都会在医生回答完自己最想问的问题之后匆忙感谢一声就离开。所以,为了这个小姐姐的病情,医生就采取了这样的措施,既认真听了患者的问题,对患者表示了尊重,又从专业的角度真正帮助了患者。
我想,从医之路上,专业知识、和患者沟通的技巧、了解患者的心理几个方面缺一不可,只有慢慢修炼,多听多看多学习多思考,才能成长为一名好医生。
【作者:临床医学院 2014级 王康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晗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