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8山大日记:口腔医学院本科生 刘瑜
发布时间:2018/06/12 00:12:49 点击:
6月11日 星期一 晴
如果我是一名病人,我希望遇到什么样的医生?这是口腔医生的职业修养这门课抛出的我觉得还蛮有意思的问题,事实上它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问号,即我们希望自身成长为一名怎样的医生。今天闲来在此谈一谈自己的初心。
首先,我希望为我治疗的医生至少具有可靠的技术,这是我放心把自己交给他(她)的前提。我并不要求这位医生具有多么高的头衔,我只希望他(她)是被大众认可的,这意味着在挂号时我往往会选择比较热门的医生,或者会根据别人的建议特意去找到那位医生为自己看病。
其次,我希望他(她)具有和蔼的态度。一是指温和的语气,医生说话中的疲惫、不耐烦和优越感会让我感到非常不适;二是指认真却不凶悍的面容,如果医生表情过于严肃,我会害怕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对自己病情的快速治愈是没有任何帮助的;第三医生能够认真地倾听我的烦恼,和我进行有效的沟通,如果在我还未把病情完整告知医生的情况下,他(她)就已经写好病例并让我去缴费的话,我对他的信赖感一定会大大地降低。
再者,在治疗过程中我希望他(她)心无旁骛,我希望他(她)的眼里只有我。医生在给病人治疗的过程中与他人交谈往往是无法避免的,但是一旦交谈的内容远离了病情,甚至转向八卦,转向吃喝玩乐,我想没有一个病人的内心是情愿的。只要医生接手了一个病人,他就得为这个病人负责,这种责任包括了为病人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也包括让病人心安。如果医生非常认真地为我治疗,即使在术后出现些许不适,我的第一想法不会是去怪罪医生的行事敷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就避免了一场医患矛盾的发生。
怎样的医生是一名真正合格的医生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自己想成为的是一名不愧于心的医学工作者。这份不愧于心的愿望敦促着我与以上的种种期待靠齐。在本科、研究生和博士的学习阶段,最重要的是要牢固地掌握专业知识,确保自己以后走上工作岗位能很好地解决病患的伤痛。其次是人格的塑造,即在学习之余不忘培养自己的温情。现阶段,我们在与同学、朋友、老师的交往中就应该多换位思考,多体谅他人,也学会如何去安抚他人。最后一点是加强自己的抗压能力,医生这份职业注定了自己的未来不是安逸和享受,尤其是想成为一名外科医生的话,冰冷的手术台和漫长的手术时长就是归宿,因此我告诉自己,学会在压力下放平心态,学会在枯燥中寻找乐趣,只有如此,我才能以心平气和的态度去对待我未来的每一位病人,为他们提供一场舒适的就诊体验。
希望十年后的自己回望这份初心,我能在内心深处找到一份欣慰和坦荡。
【作者:口腔医学院 2017级 刘瑜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浩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