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8山大日记:临床实习者 刘镕阁
发布时间:2018/06/21 09:59:00 点击:
6月20日 星期三 晴
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是一个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所必须思考的东西。在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实习了两周有余了,今天,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见解。
“白衣天使”,是人们对医生的普遍称呼。它意味着穿着白大褂的医生,是帮助病人抵抗病魔,击溃病魔的天使,具有着救死回生,回阳救逆的能力。按理来说,作为病人,应该与医生联起手来,一起去抗击病痛。可是有一部分病人,却并没有深刻地意识到这一点。有一些病人,面对着突如其来的疾病,不理智的将满腔的无名怒火宣泄在了医护人员身上,给医患关系造成了隔阂。
今天我跟随消化内科朱主任的门诊,在接诊一位病号的时候,第一次体会到了这种猜忌。今天接诊了一位24岁的女性,她刚来的时候,捂着肚子,然后说自己腹痛。朱老师详细的问诊,得知她曾经食用不洁净的肉粽。夏季,是不洁食物引起的急性胃肠炎的高发季节。朱老师在对她进行了查体之后,便做出了门诊上的诊断——急性胃肠炎。朱老师叮嘱病人,告诉她,输液是目前缓解她症状的最快方法。然而,朱老师细声慢语的诊疗却得到了她的白眼,“我妈说了,医院里叫你输液的都是骗子。你们医生,老是开输液,就是为了钱吧?”然而,国家全面进行药品管理改革之后,任何一个医生都不可能通过“乱开药”来牟利,尤其是输液。朱老师好脾气,细声慢语的给患者解释,但是患者始终不信任,坚持拒绝输液。劝说了好几次无效之后,朱老师无可奈何地给她开了口服药——口服药从吸收到起效要缓于输液,价格也并不便宜。很显然,这一次的接诊中,患者的不信任,延误了她的康复。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种种博人眼球的医院“负面新闻”充斥耳目。或真或假。医患之间若缺少必要的信任,最终受伤的只会是患者自己。
【作者:临床医学院 刘镕阁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