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8山大日记:化学院本科生 解晓琳
发布时间:2018/07/05 15:19:31 点击:
7月5日 星期四 晴
2018年7月5日上午10点30分,随着收卷铃声响起,我也终于写完了最后一句话,“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我也终于交上了自己满意的答卷。
今年高校思政课改革,毛概这门课提到了6学分,不得不说这几乎能抵得上我专业课学分的总和了,课本也因为去年十九大召开而增添了很多新的内容,比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五位一体”等,这些内容都是近几年内,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方面发生地翻天覆地的变化。相应地,今年的授课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除了64个课时的课堂授课内容外,我们还有32个课时用来进行课外学习。老师一共给我们布置了6个小作业,分别是电影观后感、读书笔记、朗读、参观调研、PPT展示以及红歌演唱等。虽说都是我们举手表决通过的作业形式,但做起来一点都不简单,而且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唱歌,真的是有点难为情呢。我们小组演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时伴奏突然没声,只能清唱,场面真的一度十分尴尬。
可是多种类的学习方式,确实让我们加深了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等的理解。尤其是在复习过程中,我把课本前后通读了五六遍,从时代背景、国内局势再到方法举措,影响意义,从中得到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是真的充满哲学和辩证统一的真理的,是一代代共产党人从实践中得出的结论,是关于我国国情的正确分析和科学论断。今天考试的最后一题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个阶段,这其实也是无形中的一个激励,告诫我们:现在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我们应该加倍努力,将自己的青春热血,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中去。不要忘记实现中国梦的途径是“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我们每个人所作的一切,都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添砖加瓦。
【作者:化学院 2015级 解晓琳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