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山大日记:人文社科认证标准制订参与者 张树永

发布时间:2018/07/09 10:57:51   点击:  

7月10日 星期二 阴

  我校承办的为期一天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类专业认证标准研讨会”前天顺利结束,近来一直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今天坐在办公室,仔细学习刚刚修改的社科类认证标准修改稿,回想过去一年多来的工作,思考如何将山东大学十四次党代会和教育部新时期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融入标准,打造世界水平的认证标准,思路不觉波澜微兴,感慨颇多。
  2017年4-5月,学校以教育部评估中心提供的认证标准为依据,开展了大规模的校内专业认证,取得了重要经验。11月,审核评估刚刚结束,教育部评估中心就来电希望我校在校内认证的基础上,组织对专业认证标准修改意见的调研。为此,学校先后组织了5场调研会涉及7个学院的35个专业,对标准提出细致的修改意见,得到评估中心高度好评。2018年1月,评估中心盛敏处长专程到山东大学与专家见面交流,并希望山东大学牵头开展人文社科类认证标准研制工作。学校高度重视,2月初即回函评估中心同意承担该项工作。整个研制过程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学校组成了由戚桂杰、宋全成副院长任召集人,相关学院教学副院长和转机组成研制组,主要基于教育部原标准进行修订完善;后一阶段,组成由孙淑琴和马兵副院长任召集人,牵头相关学院的副院长和专家组成2个研制组,首先按照31个专业类制订标准,而后按照求同存异,体现专业特色原则,汇总编制人文社科两个大类通用标准。期间2次与评估中心沟通交流,确定工作的方向和细节要求。标准初稿完成后,又与评估中心协商落实研讨会安排。此次研讨会汇聚全国16所高校的34位专家在学习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制订经验,了解山东大学前期工作进展和教育部最新精神的基础上进行了研讨,为今后进一步的修订完善相关标准奠定了良好基础。
  标准制订是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建设的基础性关键性工作,对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和建设一流本科教学,打造高教强国具有战略意义。按照学校标准高于国家标准、国家标准高于世界标准的要求,如何制订高标准的专业认证标准,助推山东大学一流本科建设,使山东大学人文社科在学术繁荣的同时,人才培养能力和国内教学地位和影响大幅提高,是我们必须思考和落实的问题。在过去半年中,校内各位院长和专家以高度的热情和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投身这项工作,工作的效率和成效得到教育部评估中心和校外专家的高度赞扬,而这项工作给我们提供了近水楼台的优势,对我们抢先理解和落实标准,推进专业建设意义重大。毋庸置疑,我们的工作必将在我国专业认证标准和质量保障机制建设中添上浓墨重彩的山大之笔! 


【作者: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 主任 张树永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郭小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