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8山大日记:社会实践参与者 张忆斯
发布时间:2018/07/12 08:39:42 点击:
7月11日 星期三 晴
这是我的暑期社会实践正式开始的第一天。
天微蒙便了无睡意,心中的期待迫使自己翻身起床,洗漱收拾。甫一出门就见队友们亦准备就绪,一声声简单的问候里,团队的默契悄然增长。
我们这次社会实践的目的是调查皮草产业的变化发展,选了燕郊的“亚泰皮草”为首个调查对象。今天一早,我们便是要去“亚泰皮草”在燕郊的生产工厂进行实地考察。一路欢声笑语,大家或是梳理调查的严密逻辑,或是猜测将要考察的工厂的面貌,畅谈正欢时,工厂已映入眼帘。
“亚泰皮草”业务部的娄经理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们,给我们讲述了整个工厂的生产概况以及皮草市场的销售状况。虽然之前通过网络等渠道对皮草产业有了一定的初步了解,我还是感受到许多细节上的、比较真实的行业情况只有业内人士才能给出。基本介绍完毕后,娄经理便领着我们去参观熟皮储存仓库。成千上万张皮草撞进眼里,不可谓不壮观、不震撼。在我们欣赏皮草之时,娄经理给我们一一介绍了皮草的品种、成色等,并集中对比了国内产皮与国外进口皮。由于国外有较规范的皮草生产相关的委员会,有其一系列从养殖到加工的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其产出皮草从成色到规格都较统一,而国内的养殖与加工都较为零散,出皮的规格不一。看着娄经理给我们展示的进口皮草和国产皮草,我真实地感受到了其中差距,对我国的皮草产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紧接着,我们跟着“亚泰皮草”的刘总工程师参观了皮草加工的一系列工序。甫一走进加工车间,机器运作的嘈杂声迎面而来。我这才清楚地认识到一件熟皮的加工需要经过如此多的工艺程序。一张生皮从洗皮到硝皮再到最后的整形完善,中间要经过一百多道细化工序才能加工成可直接缝制衣物的熟皮,而这层层工序缺不得机器化的设备。每一个加工车间里都有些许工人在工作,几台机器在运作,但更多的机器是闲置的。刘总工程师跟我们谈到这些时不禁唏嘘,只因近几年裘皮市场持续低迷,产量骤减而价格反降,许多的前期投资的机器只能放在场中坐等折旧。我看着厂内已积了尘的大型机器设备,一时只觉颇为无力。在国内又有多少大大小小的产业,多少厂中的徒有设备却只能蒙尘折旧呢?
最后参观的是污水处理设备。裘皮的加工需要一系类的化学试剂,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定的污水,污水处理是裘皮加工尤为重要的环节。刘总工程师给我们介绍道,这些污水处理系统都是全进口的,其投资金额在全厂设备投资中的比重相当高,经过处理后的污水可以达到国家三级排放标准,于环境无害。但同时,他也与我们诉说了近年来裘皮产业加工的整体状况。正规化大加工厂愿意投资进行污水处理,保护环境;而一些规模较小的作坊则无法支撑如此庞大的投资,查污则停产,不查则继续污染,其直接破坏环境的同时,间接损害了大规模工厂的利益。尽心尽力进行污水处理,将保护环境与追求利润并举的,收益渐萎;在灰色地带生产加工,钻规则空子的,却能从中牟利。我看着庞大的污水处理系统,不知是该为其骄傲,还是为其悲哀。
实地勘访过才明白,原来产业的真实状况远比书中的理想状态复杂太多,而我们新时代的大学生们能做些什么呢?一天的勘访,无力感油然心生,明白自己的力微,更明白多见多识的重要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自己需要的是掌握好更多的理论,结合更多的实践,方能解决更多的问题。
【作者:经济学院 张忆斯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王浩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