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8山大日记:“两弹一星”纪念馆参观者 李时畅
发布时间:2018/07/12 08:47:47 点击:
7月11日 星期三 晴
在夏令营老师的组织和带领下,同学们一起参观了中科院“两弹一星”纪念馆。为了祖国响应祖国的需求,两弹一星的研制任务就在中科院秘密进行。讲解员为我们介绍了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有突出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们。讲解员还讲到了研究基地的历史,怀柔火箭试验基地的正式名称是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怀柔试验基地,试验基地的任务是探索和开发用于远程火箭的高能液体推进剂和发动机的地面试车工作。出于保密原因,基地当时对外称“北京矿冶学校”。
在参观过程中,我还发现了很多熟悉的名字。例如曾在山东大学担任副校长的童第周老先生,还有竺可桢、侯德封老先生等等。令我们印象深刻的是,在那个年代科研条件还很恶劣。很多科研人员穿的防护服都是很简单的,就这样他们义无反顾地参与到核试验的研究中。在留影中他们笑得很开心,但是他们都不知道这一去还能不能活着出来。尽管科研条件恶劣,研究过程困难重重,甚至连生命安全也得不到保障,还是有很多留学在外的科学家选择回到家乡,为建设祖国而奉献终生。
每每看着这些科学家他们心中怀有的那份科研情怀和对祖国的情怀,我总是会忍不住想反省自己,自己在大学期间学了这么久,却没有像前辈那样把科研作为人生要坚持的头等大事。前辈们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创造条件,在恶劣的条件下改善条件,而我们有着先进的分析仪器,更广阔的交流平台,却没能像前辈们一样创造出超额的价值。每每想至此,一种愧疚之情油然而生,这也在砥砺着我,督促着我为祖国的建设而读书,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作者:环境学院 2015级 李时畅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王浩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