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8山大日记:山东大学校博物馆参观者 马一宁
发布时间:2018/07/18 14:04:18 点击:
7月17日 星期二 多云转晴
今天下午,参加完开营仪式的我,第一次来到山东大学的博物馆,虽然在山大已经生活学习了快两年,但却从未来过这个地方,说起来也是有些惭愧。
带领着科学营的营员,我们先来到了知新楼A座27层的文物展馆。展出的绝大部分文物均是由我校考古系师生在历年的考古教学实践中发掘出土的数万件文物中挑选出来的,同时文物展馆也是我校考古系学生的第二课堂和实践基地。听讲解员说,我校的考古研究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开始,在早期的考古研究基础上,山东大学考古专业于1972年创立。本展厅以各时代的遗址发掘为主要线路展开,主要包括:“文明之光”、“东方重镇”、“邿国寻踪”和“春华秋实”四个部分。
在讲解员的讲解和我们的探索下,古文物携着蕴藏五千年文化的历史长卷,为我们展示了包括距今九千年左右属于后李文化的月庄遗址,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周河遗址,龙山文化时期的尹家城遗址、两城镇遗址和丁公遗址以及商文化的大辛庄遗址。通过从各个遗址发掘出来的遗迹和文物,我们又一次领略了不同历史时期文化的发展状况,一件件或是生活用品或是艺术文物也充分向我们展示了古时人们的头脑智慧和艺术情怀。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春华秋实”部分,那里陈列了不少当时我校考古系师生开展工作时留下来的照片和工作用具。其中有一张照片,上面站着一排理着国防生发型的男孩。听讲解员说,那次考古工作开展到一半时,水资源突然被污染了,所以干净的水十分稀缺。男孩子们于是毅然决然地剃光了自己的头发,就为了让女生们用上更多干净的水。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和翩翩绅士的风度更是体现了我们山大学子德才兼备的特点。
接下来我们又参观了22层的校史展馆。校史展通过大量的文字、图片和实物展示了从1901年创立山东大学堂到如今三地八校区的一系列变迁。我们充分领略了山东大学悠久的历史和博大宽广的人文情怀,另外在名人墙上,我们也看到了在各个学科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校友,其中就有我们化学院的邓从豪教授、数学院的潘承洞教授和土建学院的刘先志教授等享誉内外的人才。
最后离开之前,我们又看了一眼序厅内的一幅巨大的油画《为国育贤》。作为山大学子,我又一次被母校的实力与魅力深深地折服了。这里历史悠久,校风崇实求新,时刻秉承办学宗旨: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如果还有机会,我一定要把博物馆的其他部分游览完,因为换个角度来了解山大真的是一件非常奇妙的事情!
【作者:化学院 2016级 马一宁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赵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