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山大日记: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王敏

发布时间:2018/07/18 16:28:19   点击:  

7月17日 星期二 晴
  伴着夏日凌晨的清凉,两天前我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五小分队的党员同志们踏上了齐鲁优秀共产党员纪念馆以及党性教育基地刘公岛教学点参观调研之路。在前往目的地的火车上,小伙伴们满怀期待地谈论着本次实践活动的流程和初衷。我们希望通过本次实践活动,深化对民族复兴中国梦的认知和学习,切身感受为民族复兴大业做出突出贡献的英烈们的先进事迹,从而进一步激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时刻以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力争做新时代的优秀青年。
  当天下午,我与第五小分队的党员同志们首先来到了郭永怀事迹陈列馆。陈列馆收集和整理了郭永怀同志相关的照片、著作文章、研究成果和影视资料,再现了郭永怀同志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的一生。当看到郭永怀同志为保护绝密数据,与警卫员紧紧抱在一起最后牺牲的影视资料时,我们无不为之动容,流下热泪。这位拥有“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优秀共产党员向我们示范了何为爱党爱国爱人民,何为舍小家为大家,何为奉献牺牲精神。在郭永怀同志先进事迹的感召下,我与第五小分队的党员同志们在其塑像下庄严地重温了入党誓词,激情合唱了《歌唱祖国》,表达了对郭永怀同志的真切怀念和向优秀共产党员学习的坚定决心。
  次日,带着对郭永怀同志的崇敬和怀念,我与第五小分队的党员同志们在党性教育基地刘公岛教学点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实地参观和调研。在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我们看到了当年北洋水师及甲午战争的历史原貌;在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陈列馆则,我们看到了黄海大战、威海卫保卫战等战争的惨烈场面;在刘公岛博览园,我们看到了刘公美德、甲午风云、英租历史的三大主题展览;在历史选择展馆,我们看到了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宏大历史过程。走过这些令人震撼的场馆,无数仁人志士追求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的艰辛历程赫然于眼前。邓世昌驾船撞向吉野舰时“决不苟生”的呼喊点燃了我们内心的爱国之焰;钱学森、郭永怀等科学家克服困难毅然回国的决心触动着我们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怀。我们不禁感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直到踏上返程的列车,我与第五小分队的党员同志们依旧沉浸在英烈们的先进事迹中,参观和调研郭永怀事迹陈列馆和党性教育基地刘公岛教学点带给我们一行人太多收获。在回程中我们纷纷表达了争做优秀共产党员的决心和信心,并承诺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做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在实践中展现不怕吃苦、勇于奉献、敢于牺牲等优秀共产党员的精神风貌。通过此次实践活动,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行动投身于日常的学习工作中,以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的身份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7级 王敏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孔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