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7/19 00:41:35
点击:
郓城县的酷暑让人只顾着去擦拭额头上不断渗出的汗珠,毫不停歇的蝉的嘶叫似乎使人忘却了时间在不停地流逝。今天,已经是我们来到郓城县的第三天了。
这一方土地,对我而言是陌生的,甚至在来到这里前,我都不能准确地读出“郓”字的发音。而因为一次实践活动,我却和郓城结下了一份不解之缘。在县里的丁里长镇中心小学,我们的“‘新知青,新家乡’助力乡村振兴计划社会实践”正开展得如火如荼。本次专项实践,是为了响应党的十九大所作出的“乡村振兴”战略重大决策部署和解决“三农”问题而贡献当代大学生力量的一次活动。我们在学校团委的组织和领导下,针对农村的文化建设与法律普及问题,策划了此次以“农村地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与安全教育”为主题的社会实践。
在昨天,我们向周围村庄中的40多名孩子简单介绍了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收养法》等与未成年人息息相关的几部法律,同时还向他们介绍了我国的司法体系,从而教他们该以何种途径寻求法律的救济。而今天的课程则是在昨天的基础上进行具体地展开。上午,我们围绕着校园暴力与家庭暴力的问题,向孩子们讲解该如何保护自己。校园欺凌与家庭暴力,对未成年人而言,是他们成长中的阴影,而对整个社会来言,更是一块被一次又一次揭开的伤疤。在听到我们所谈论的话题时,许多孩子脸上都多少带有一些的疑虑与恐惧。我们通过和他们的对话了解到,面对家暴与校园欺凌,他们往往会选择沉默。而我想,这正是为何家暴与校园暴力总是难以根除的原因之一。通过讲解,我们告诉孩子们,家暴与校园暴力并不可拍,可怕的在于保持沉默,不积极寻求帮助或是法律的保护。除了常见的途径,例如向亲属师长、同学伙伴寻求帮助,我们还和孩子们讲解了公安、法院等机关是如何为他们的成长保驾护航。
下午,我们与郓城县人民检察院取得了联系,邀请他们参与本次活动,就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问题给当地农村的孩子上一次课。郓城县人民检察院未检科的哥哥姐姐们爽快地接受了我们的邀请,顶着37度的高温,驱车从县城来到了镇上,为孩子们讲授了预防性侵的相关知识。这对于农村地区的孩子们,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并没有面对面接触过司法人员。因此,这些孩子们在见到检察官哥哥和姐姐的时候,正襟危坐却又难掩心中的好奇与惊喜。课堂一开始,检察官便邀请孩子们上台做“我说你指”的小游戏,带领孩子们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随后,用贴纸的方式来分辨身体的什么部位是隐私部位,在他们心里树立“身体是每一个人最好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它”的思想。随后,检察官姐姐通过讲述偏僻胡同里的色狼、小区里的“怪叔叔”、深夜“来访”的坏爷爷等生活中的真实案例,跟孩子们说起未成年人预防性侵的那些事儿,从而教育孩子要提高警惕,保护好身心安全。在检察官哥哥和姐姐的循循教导下,这些原本“谈性色变”的孩子,积极主动地学习了如何防范性侵。
就这样,我们的活动又度过了一天。在之前策划这项实践的时候,我心里曾不止一次质问自己:我们能为乡村振兴做些什么?我们所做的事情是农村所需要的吗?我们的“新知青,新家乡”专项实践真的有意义吗?而在来到这里后,我们的活动让孩子们知道了我国法治建设正不断进步,知道了法律的天平倾斜在他们一方,知道了公安、检察、法院无时无刻不在保护他们成长。此时,我心中的这些问题有了越来越明晰的答案。振兴乡村,并不仅仅是要让农民富起来,让农村的孩子生活好起来,而是也需要让他们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丰富他们的法律知识,让他们随着法治社会一起成长,让家乡随着法治社会一同振兴!在剩下的几天时间里,我将和我的同学们,继续努力为这些农村孩子教授法律知识,展现新时代里“新知青”的风采!
【作者:法学院 2016级 孙永超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赵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