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山大日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青马队暑期社会实践者 王泓宇

发布时间:2018/07/21 11:43:33   点击:  

7月20日 星期五 晴

    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这个时代将是青年知行合一,服务社会的最好时代。 
    济南的夏,意气风发。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硕、博共69名青马学子,开展了“寻访齐鲁红色基因,弘扬新时代家国情怀”社会实践活动。我作为团队的一员,跟随第一分队的步伐最先踏上征程。清晨,带着激动的心情,身着整齐的院服,我们一行9人坐上去往淄博的火车。7点半的火车上还没有烈日当空的燥热,加上空调车内的凉爽,人也更加有精气神。坐在靠窗的座位上,我一直望着眼前倒退的风景,作为一个来山大求学的外省人,看向哪里都饶有趣味。一个小时的车程很快就过去了,这时,我已经可以感受到淄博空气里的热浪,就像我们火热的青春,恰逢其时。
    顶着近40℃的高温,我们终于到达第一站——山东原山艰苦创业教育基地。山东原山艰苦创业教育基地占地面积7500平方米,在广袤的范围内满眼尽是无边的翠绿和蓬勃的生机。在这里,我们重温了经典歌曲《走进新时代》,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也站在新的发展方位上。青年一代有作为,民族才有希望,国家才能富强。想到这里,我们深感肩上的重担,更坚定了我们的脚步。第二站,焦裕禄纪念馆。焦裕禄,是所有共产党员的榜样。焦裕禄同志离开我们已经半个世纪,焦裕禄精神早已成为我们心中的一面旗帜,一面镜子,一把标尺。在焦裕禄纪念馆,我们重温了入党誓词,作为领誓人,“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话语掷地有声,铿锵振奋。身为一名青年党员,站在这里,我心生崇敬,又斗志昂扬,因为榜样的力量足可以穿透时空的云雾驻足并充满我整个身心。  
    周村烈士陵园,是此次社会实践的最后一站。路上,我心情沉重,历史车轮之下不知牺牲了多少志士先辈才换来今日之和平发展。站在烈士陵前,我再一次思考“人生价值”这一议题,是“独善其身,自得圆满”为其价值,还是“心系天下,自我奉献”才是大道,其实这二者没有对错之分,却有高下之别。古人云:“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正如马克思在他17岁时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我们所享受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它会永远发挥作用,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时间之河川流不息,今天,我们所面临的时代,既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代,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关键时代,我们青年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承载着伟大的时代使命。
    文罢,不做笔下的巨人,行动的矮人。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7级 王泓宇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郑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