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山大日记:数学学院“砥砺前行”社会实践队成员 杨博涵

发布时间:2018/07/23 09:53:15   点击:  

7月22日 星期日 晴
   经过一晚上的休息,我们又满怀热情地出发了。从山大中心校区北面坐16路公交车到达今天的第一个目的地:济南老舍纪念堂。若不是早做准备,这个地方并不好寻到。拐入小巷,才看到它,这个独立于附近老旧而生活化的居民楼,青砖黛瓦同时富有古韵古香的小房子。我们不禁期待起来,伟大而可亲的,有着“人民艺术家”之称的老舍先生故居,究竟是什么样子。  
    推开门是小院,墙壁上悬挂着石板,记录了老舍先生说过的一些话,我们逐一读完之后,进入内庭。这是个小院子,三面环着屋子,就像以前时候农村里的平房似的,十分紧凑,但又没堆着农具粮食之类的东西。移步至屋内,三个展厅看下来,朴素简单的桌椅床凳,抓不住人的眼球。修缮过后的故居看起来精致,少了生活气,难免令来此的游人欣赏过后带些遗憾,但我们仍然能想象出几十年前老舍先生在此写文、生活的情景。内里的白墙红窗,我不知道是后来涂的还是原本的颜色,但老舍故居,正如其人,给我的印象是“平和”。正因平和,才能如水一样,映照百态,深入百姓生活;正因平和,才能在他自己身上、在他作品中映射出强烈的感情。
    走出老舍故居,下一站是李清照纪念堂。
    它坐落于趵突泉公园内,相较老舍故居的些许寥落,这里更有人气。纪念堂建于1979年,堂门两旁刻着郭沫若拟的对联“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金石录里,漱玉集中,文采有后主遗风”。走入堂中,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李清照的雕塑。雕塑通体雪白,李清照穿着轻薄的衣装,手持书卷,眉心轻蹙,似有一丝忧愁。向里走,便能见到几个彩塑,描绘了李清照的家庭生活及夫妻相得的场景。李清照早年美满幸福的生活在彩塑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但李清照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却是最前方的那座白色雕像。“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当李清照身上不只有小爱,而背负着“大恸”之时,她身上所展示的气节与坚韧,才是使每个人都能永远铭记并尊重的东西。
    这两处纪念堂,一个在小巷中,一个在人多嘈杂处,但对我来说却没什么不同。尽管知道人物皆非,游览故居时,却仿佛经历时空交错,从内心深处升起相似的感情。这也就是我们亲自跑去每个故居的意义,在特定的场合下,使我们得到更深刻的印象,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增加我们对优秀前辈的认识,使我们能更好地学习他们,充实自己。


【作者:数学学院 杨博涵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郑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