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山大日记:黄梅戏调研者 余小娟

发布时间:2018/07/23 23:21:26   点击:  

7月23日 星期一 晴

  今天是我作为山东大学护理学院赴安徽安庆关于黄梅戏发展和传承调研团队长去调研的第三天,相比较于前两天的对于当地居民的调研,今天将调研对象放在民间剧团和遗传中心上,也就是从一种非专业到专业的过度。今天的行程是上午去三河剧社参观采访,下午去岳西县高腔遗产中心参观采访。

  上午,在支教学校汪主任和王主任的陪同下,社会实践队一行八人去往三河剧社。岳西县地处长江以南,环山而居,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岳西县的风景秀丽和天气晴朗。我们一行人,在弯曲的山路上看着一片片过往的山岭,在美不胜收的风景陪同下抵达了三河剧社。今天是三河剧社的关于经典大戏《女驸马》第四章的排练,我们很幸运,观赏了这场排练。因为我本身就是安庆人,所以对黄梅戏也是略懂且拥有一种情怀的。因此,当听到“为救李郎,离家园。”的时候,有一种安庆人骨子里的黄梅情怀被感染,这是黄梅戏的艺术所在吧。整场排练非常震撼,其毫无失误的表演令人心生敬佩,其自己打的锣鼓敲得配乐令人心生愉悦,其民间艺人的专业传神表演令人心生向往······在观赏了这么一段亲临现场的表演后,社会实践队开始了对民间艺人和团长的采访。团长告诉我们,黄梅戏的发展和传承都是非常积极的,仿佛是吃下了一颗定心丸。民间艺人就黄梅戏的发展,渠道,传承,保护等都做出了相当详细的表述,我们的谈话中,最多被提到的一个词,是喜好。兴趣对于一项事业乃至一门艺术的影响力由此可见非同凡响,怎么说呢,在这个急忙的互联网时代,沉下心去做一件事情,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是有难度的,但当你真正热心于去做一件事,你把所有的激情和热血都放在这件事情上时,你就会发现,原来,你还有这样的潜能去不断地发掘。

  下午,我们去了岳西县高腔遗产中心。当我第一次站在那样硕大的剧院时,那种仿佛追溯时代的感觉让我深表感动,我是一颗小小尘埃,在这个纷乱的年代里保持我的一方清隅,逆风飞翔。汪同先专家顾问接待了我们社会实践队,作为中共党员的他,着重给我们分析了黄梅戏经典曲目《天仙配》的地位不可动摇的时代背景因素,说实话,当听到汪老先生对黄梅戏的深层次剖析和介绍,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安庆人,我实在自惭形秽。他的一番话,毫不夸张地说,确实如读一席书。历史的促进对于一个剧种传承的重要性,不断的发展和剧团戏迷的创造性。他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民俗。

  今天是受益匪浅的一天,这短短的一千字实在说不完这满心的欣喜啊!



【作者:护理学院 2017级 余小娟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高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