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山大日记:山东大学--上海交大暑期夏令营营员 王硕晗

发布时间:2018/07/25 01:53:07   点击:  

7月24日 星期二 晴

  由于山东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各自选拔40名学生到对方学校交换,我们山东大学来自济南、青岛、威海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一行人便浩浩荡荡地去了上海。
  交大之行第二天,我们一早坐大巴去了徐汇校区参观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一进门便是世博会中国馆的缩略图,这似乎在纪念着上海曾经举办世博会的辉煌历史。接着我们迎接了钱老雕像的注视,这仿佛在期盼着我们好好学习,振兴中华。在他背后便是他所主持修建的火箭模型。转过悠长的旋转楼梯,我们拐入了会议厅。上海市的科技官员为我们介绍了上海的发展图景和人才引进计划:上海提供安全的环境、便利的资源,欢迎人才加入上海。并提出了2020、2035计划,在建立中国硅谷——“张江”,使上海成为中国发展的领头力量。听过之后,我感触巨大,一座优秀城市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而人才,就是我们这一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从我们做起。
  稍作调整之后,我们一行人跟随邢建平教授和交大老师参观了航海馆,见识了上海——一座港口城市的船运发展史。一座座船雕展示着一座城市的兴衰荣辱,一本本航运通史承载着一代代官员和民族企业家对民族复兴的渴望。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一点。临走时我特意拿了杜月笙和沈钧儒的纪念名片,也算不枉此行。
  下午,我们去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在那里,我们学会了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更重要的是我们学到了乐于助人的社会道德。我们轮流对模型进行操作,邢老师更是身体力行,活跃在学生中间,与我们一起参与活动,让我们倍感亲切。
  就这样,第二天的交大之行结束了。我觉得意义深远,无论是知识还是见识还是在别的方面,我们都有很大的提升和感悟。我们要珍惜和利用这次机会,取长补短,争做世界一流人才。



【作者: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大一 王硕晗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高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