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8/27 09:26:46
点击:
很难想象几天前的这个时候,我和校边论队的学长学姐们还在紧张地整理着攻防,满心忐忑地期待着下一场比赛的到来。今天却已坐在返回济南的火车上,带着我们一周来日夜不辍的成果——国际华语辩论邀请赛(新国辩)的比赛名额。
今年是国际华语辩论邀请赛第一次开放四个邀请名额给资格赛的四强,也是我们继2014年第一次受到新国辩邀请后,距离它最近的一次。
19号晚上,我随学长学姐们踏上了赶赴广州的路程。途中,我们遭遇了温比亚台风的侵袭,被困在火车上一天一夜,最终在比赛前一天的深夜才赶到目的地。抵达后,由于我们第二天一早就有比赛,大家还没来得及休息就投入到赛前紧张的准备当中。21号白天的两场比赛,我们和同小组中的陕西师范大学分别获得了一场胜利。晚上的相遇决定我们两支队伍谁能出线。当时坐在台下的我,仔细地听着评委对判准的每一句交代,希望能从他们的点评中获知一丝赛果的信号。接下来的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一场比赛,更是令我连听结果都紧张地发抖。因为这场比赛的胜利与否,关乎着我们能否拿到新国辩的邀请名额。最后还好,幸不辱命。
几天来,我们遇到对手多数都已在辩论界小有名气,想要赢得比赛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赛程的紧张和比赛的压力让我们睡的一天比一天少,掉的头发一天比一天多。作为此次比赛队伍中最小的学妹,我只在第一天上场担任了一辩的位置,其余的比赛则是和学长学姐们打模辩,帮他们进行赛前的准备。很多时候,看到他们疲惫的样子,我特别心疼,也会埋怨自己为什么之前不再多努力一点,就可以替他们分担更多比赛的压力。
除过拿到不错的成绩之外,与其他高校的交流也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明确了未来继续努力的方向。赛程的最后是评委老师们的表演赛。坐在台下的我们都变成了亮着星星眼的迷弟迷妹。我最佩服小林姐现场立论的能力,最享受罗淼学长娓娓道来的临场感,最喜欢张子龙学长一针见血的质询,也最喜欢胡渐彪学长动人心魄的结词。辩论是一件需要情怀的事,台上这些学长学姐早已毕业,但对辩论的倾注却从未减少。打一辈子辩论,是每一个辩手都希望的事,能打一辈子辩论,更是每一个辩手都钦佩的事。我也希望自己能多几年与辩论相伴的时光。
国际华语辩论邀请赛,10月,在珠海,等我们来!
【作者:王浩玄 来自单位:历史文化学院 责编:郭胜楠 张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