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8/30 09:46:31
点击:
为了抓住暑假的尾巴,利用好暑假最后的时光,我来到了安徽日报社进行为期一周的见习。
第一天早上来到办公室,热心的主编向我介绍了他所负责的版面——《安徽日报社<维权周刊>》,这是一个既隶属于《安徽日报》又相对独立的版面。主编说到:“我们的报纸不是只会报道正能量,也报道和老百姓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有歌颂自然有批判和揭露。”说着,他让我看了办公室墙壁上悬挂满了的锦旗。每一面锦旗背后都有一个媒体人为老百姓的利益奔走的故事。接着主编找来了几份往期的报纸,给我详细介绍了这个版面的构成,还让我仔细阅读近几期的版面内容,花了几个小时阅读这些内容后,我感慨良多。在平时的生活中我很少接触纸质报纸,新闻的获取基本上是通过网络,通过对比我发现,纸媒具有它自身的优势,和网络传媒相比,纸媒更具专业性,一篇报道从采访到写作到修改再到最终出版,需要一个团队的密切配合,每一个人都肩负了对读者的责任。
由于自身专业和新闻还是有很大的距离,加之现在的信息化办公,很少有打字之类的琐事,所以刚开始见习并不能帮上什么忙,只能通过观察来学习。第一天见习就遇到了一位老人前来反映问题,开始老人情绪有些激动,因房屋拆迁,新房产权问题迟迟未能解决,老人打了六次官司未果,无奈之下选择向媒体寻求帮助,后来在工作人员的劝说下老人情绪逐渐平静下来。从他离开时的神情中可以窥见他的无奈与无助,老人留下来厚厚一沓资料,更留下了对报社的信任。老人离开后,又有一位林业局热心的退休职工来电,反映家乡周边污染严重的问题。见习之后我才知道原来有那么多热心的人默默地关心着周边的人和事。
虽然不能直接和来电或者来访群众接触,但还是可以从对话中了解一下事情大致的来龙去脉,在听对话中可以感受到工作人员的工作素养和工作水平,来访或来电群众由于所叙述的事情关乎自身利益,容易情绪激动,而且经常出现叙述不清的情况,这就要求工作人员迅速作出判断,能在大致了解情况的情况下通过询问快速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
我一直认为文科的专业都是相通的,公共管理专业不仅要了解宏观的政治架构,同时也离不开必要的法律常识、经济学知识,更离不开一定的文学素养。作为一个文科生,应当具备广阔的视野,同时也离不开对日常生活中细微之处的观察,离不开对社会、民生的切身体会。报社和很多职能部门一样,都是和群众面对面打交道的单位,我们平时所接触的信息都是经过加工处理的,而在报社见习却可以直接接触一些一手的信息,让我可以更深切地体会社会的方方面面。
我会倍加珍惜在日报社实习的宝贵机会,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作者:2015级本科生 梁梓峰 来自单位:政管学院 责编:李孟楚 张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