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山大日记:化学院本科生 马一宁

发布时间:2018/09/03 08:30:38   点击:  

9月2日 星期日 晴

今早八点半,泉心爱心社成员从洪山小学出发,历经一个小时的车程到达太和县内的革命烈士纪念地。为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我们最终决定来到这里进行红色学习。

太和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始建于1974年,原坐落于太和县公园内。为缅怀先烈,激励后人,1990年始,太和县委县政府同意在镜湖路与国泰路交叉口处先期征地11亩,并号召全县党员干部集资筹建太和县革命烈士纪念碑。烈士纪念碑于1992年4月19日奠基,1993年7月19日落成。碑身高21.4米,碑座高2米,总高23.4米。碑座南北两面各筑有19级台阶,象征“四·九”暴动和“七·一九”惨案两大事件的祭日。正面碑文为“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我们仔细读着高大的石碑前后的文字,时而眉头紧锁,时而深深叹息,似乎当年的一幕幕就在眼前上演。

转过纪念碑的正面,后面是革命烈士纪念馆。纪念馆占地620平方米,分两层。一层为陈展大厅,二层为办公室、档案室及会议室。很遗憾的是,由于某些原因我们没能进入其内部,只能在外面浏览里面的的图片。太和县革命烈士纪念馆馆存六百多位烈士事迹材料和各类文史材料、图片资料等一千多册,馆内详实展示了1928年皖北“四·九起义、1932年太和“四·一九”暴动、1940年太和“七·一九”惨案等重大革命历史事迹。其中,展出事迹比较突出且具有典型意义的48位烈士和部分烈士遗物,包括早期马克思主文传播者欧阳泰、“华东一级人民英雄”马思进、“忠诚战士”陈修文、“用生命之灯,照亮别人回家之路”的人民警察张宁海等。

最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是现场两位烈士的墓碑。我们知道,那块方石之下可能就是烈士的遗骨。看着碑上他们的事迹,队员都被深深地震撼了。热血沸腾之余,不禁有些义愤填膺。我们生于和平年代,纵然没有战火纷飞、颠沛流离,但学习实践和社会竞争仍在继续;无数隐形的征战需要我们去挑战。所以我们要不断充实自己、突破自己,结合自身专业能力去为社会、为国家做出我们力所能及的贡献。这样才不会辜负先烈们为我们开拓的美好当下!

随后,泉心爱心社成员又参观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广场,欣赏了广场上的浮雕作品。在当地就餐后,队员们就立刻返回洪山小学准备第二天支教的备课相关事宜,十分充实而有意义的一天就结束了。


【作者:化学院本科生 马一宁 来自单位:化学院 责编:汪涵 刘梦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