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山大日记:材料学院本科生 张道远

发布时间:2018/09/05 08:24:47   点击:  

9月4日 星期二 晴

八月,我所在的山东大学材料学院“拾年”赴汶川、北川关于震后重建及经济建设状况调研队前往四川省阿坝汶川县和北川县进行了为期共两周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在汶川进行了六天的调研,期间发生的一切都让我感触颇多。

两周前,我们出发前往阿坝汶川。我们分别从各自的家乡出发,按照约定先在成都东火车站集合,然后一起乘汽车前往汶川县。当汽车行驶过都江堰市后,车窗外的景色便掺杂了些许当年那场灾难所留下的痕迹,眼边偶尔会掠过一些垮塌的民房和损毁的道路。四川多山,汶川县更是群山环绕,从成都平原前往汶川也只有一条国道,期间是峡谷与隧道相间。眼前的景色,让我不禁联想到当年遭受地震后的汶川人民所经历的痛苦。

下车后,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很小很小的城市。两座山之间的峡谷,一半是县城,一半是岷江。除了对岸山上垮塌的痕迹和县城后面的庞大滚石,我没有感受到其他关于地震带来的痕迹。

通过与宾馆老板的交谈我们了解到,当年的大地震将汶川县城几乎毁于一旦,现在县城里所有的建筑几乎都是震后重新建设的,只有汶川县阿坝师专美术系钟楼还依旧保留着地震后的原貌,现在已经建设为钟楼地震遗址广场。我参观了钟楼地震遗址广场,四层楼的建筑,墙上有很宽的裂痕。似乎随时都会倒塌。在楼顶矗立着一座时钟,地震发生时,这座时钟便停止了转动,指针依旧指在14时28分,仿佛在向我们诉说那段惨痛的时光。

岷江河畔,有一条滨河路,上面有树荫,有凉亭,有随处可见的在凉亭休息的人,他们互相攀谈着,聊着自己的故事,聊着这座县城的故事。十年时间,汶川人民渐渐从当初的灾难阴影下走了出来。我没有下脚步,因为还有下一个目的地在等着我,汶川县城和汶川人民也没有停下他们的脚步,因为还有更加美好的生活在呼唤着他们。


【作者:张道远 来自单位:材料学院 责编:汪涵 刘梦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