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山大日记:政管学院本科生 钟科律

发布时间:2018/09/05 11:35:17   点击:  

9月5日 星期三 晴

在暑期末尾,当大多数同学准备收拾行李返校时,我却踏上了去往香港的路途,由此开启接下来四个月的香港交换生活。

这是我第二次来香港。上次是以游客的身份走马观花,这次是作为学生踏进这座繁华的城市。对我而言,香港吸引我的除了具有浓郁港式特色的建筑与街道、各种不同文化交织碰撞的语言和习俗,还有繁忙且紧张的生活方式。虽说有很多人不太喜欢这样拥挤的生活节奏,我却很享受这种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逼仄感,大概只有在紧张的环境中我的拖延症才能稍微转化成动力。因此,一到香港,我就迅速适应了这里的生活环境和节奏。

第一天到公寓后简单收拾了下行李,第二天便正式到学校报道。虽然之前已在网上看过学校的的地图,但如此庞大的建筑与错综复杂的楼层还是把初来乍到的我给绕晕了。结果在学校绕了大半圈后,才发现最先进来的那栋楼就是自己要找的地方。兜兜转转回到了最初的起点后,我看见一条条写着“student orientation 2018”的紫色横幅,还有一大群穿着紫色工作服的学生在用粤语聊天。我站在门口愣了一下,还在犹豫是说英语还是普通话时就有温柔的学生迎新人员给我打了招呼,得知我是新生后领我去报道。手续办得很快,接着我参加了一个campus tour,在迎新人员的带领下参观学校。同行的大多是来自波兰、意大利、挪威等国的学生,我在中间边走边听他们聊大学生活也觉得有趣。越发走近这个校园,听到香港本地同学们流利的英文发言就越发感到有丝羡慕。可能是成长与于这种多元化的碰撞交流中,可能是学校为其展现自我口头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他们在与外国友人对话时毫不怯场,非常落落大方,特别是口音极其标准,乍一听还以为是个native。回想起自己二十多年来所学的英语,大部分都在强调“输入”:背单词、背课文、做阅读、练听力,而在“输出”的部分:写作,口语上练习得极少,以至于这两项成为了我英语的短板。

看见同学们神采奕奕飚英语的情形,我也很想哪一天能自信地用英语与他人交流。我也深知胆子与经验都是一步步练出来的,希望今后自己能多抓住课堂发言与pre的机会多多锻炼自己的英语吧,只有口语提高了,才算真正学好了英语。


【作者:2015级本科生 钟科律 来自单位:政管学院 责编:汪涵 刘梦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