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9/18 08:55:44
点击:
正值夏秋交替的济南下起了雨,天儿湿漉漉的,空气里弥漫着一丝丝的凉意,就像我今天一整天的心境一样。
早上八点,我们又一次在千佛山内科综合楼集合,开始一上午的见习,本以为这是一节轻松的“观察课”,可是在我们分组进病房后我意识到这将是一节对自己知识和心理的“考验课”。带队老师交给我们的第一个任务是问诊,采集病史及体格检查。说实话,这是一个最基本的任务,上学期检体诊断学课程上学习过问诊的内容和方法,可是学过的知识也只限于课本上的条条框框,更别提实际“演练”问诊了,况且一个暑假曾牢记于心的系统知识点在脑海里也只剩下只言片语了。可是来不及复习,我们只能硬着头皮一边面对病人,一边回忆问诊的内容。结果很显然,缺少实践经验的我们,用没有调理和零碎的提问方式采集到零零散散的信息,也遗漏了部分重要信息。
从病房走出,我感到深深的挫败感、内疚和一丝的幸运。问诊的不熟练以及采集信息的零碎,让我觉得学以致用并非易事,一名好的医生必须是知识和实践完美的结合体,今天的问诊让我觉得自己和一名医生的距离之遥远。面对病人,作为问诊者我们应该是胸有成竹地进行问诊,而不是“赤膊上阵”,病人的善意和对我们不熟练的“宽容”和理解让我觉得无比惭愧。挫败和惭愧之余,我内心里觉得自己有一些幸运。我应该庆幸,我现在还不是一名医生,还有练习和磨练的机会,努力把握好这些机会,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在以后面对自己的病人时多一份从容,才能有自信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
今天的经历也告诉我温故知新的必要性,尤其是对于一名医学生来说,旧知识在每一遍复习时都会随着自己的见识和感悟的增多而增添新的或不一样的理解。步入大四,见习时间变多,自己更是学习的主体,知识的系统梳理和融会贯通需要一步一脚印地进行,把所学和所见联系起来,逐渐形成自己的临床思维,这些都需要一个过程,一个需要自己不断努力、学习和反思的过程。
从医院走出已经中午十二点多了,来不及把思绪重新整理,就要开始下午的课程学习。晚上,伴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才把一天的感悟匆匆记下,只希望每天的反思和自我鞭策可以让自己有所进步。
【作者:2015级本科生 韦李娜 来自单位:临床医学院 责编:吴叶凡 何元航】